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相关
绵阳南山的“贤文化”密码
发稿时间:2022-05-15 08:22   来源: 绵阳日报

南山中学校园里的延贤亭

  绵阳南山,历史上有“延贤山”之名,山上曾建延贤堂,是汉代名医郭玉的读书处。郭玉是涪翁的徒孙,而延贤山的得名,就与他们有关。

  

南山公园里的中医文化宣传园一角

  1“延贤”之名的由来

  了解延贤山得名的由来,要先从涪翁的故事说起。

  在现存的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涪翁的专传,他的徒孙郭玉后来入京为官时才将他的事迹传开并收入《后汉书·郭玉传》,算是“有史可考”,证明确有涪翁其人。

  根据《后汉书》、清乾隆及同治版《直隶绵州志》、民国《绵阳县志》等史料记载的信息可以得知,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就在这个时期,一位老人来到涪县,隐居在富乐山以南的芙蓉溪与涪江交汇处。没有人知道老人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看到他常年在涪江垂钓,因此称他为涪翁。

  神秘的隐士涪翁精通医术,却不以医术挣钱养家糊口,而是“乞食人间”,但每有病患,他都以针灸之术诊治,而且见效很快。在涪县期间,他将自己的一生医学总结成《针经》《诊脉法》。

  广汉人程高慕涪翁名前来拜师学艺,在“寻求积年”后,涪翁将自己的医学传给他。程高聪明好学,得到涪翁的真传,他处处以涪翁的医德为表率。后来,广汉年轻人郭玉慕程高之名,前来涪县拜师程高学医,在涪县城南山上搭建一间茅屋苦读,继承了涪翁医学精髓。他也继承了涪翁、程高的仁德品质,学成之后在民间广施医术救人。汉和帝时,郭玉被征召入宫,担任太医丞。

  正因为涪翁与郭玉的故事,南山改名为延贤山。对此,宋《方舆胜览》记载,因郭玉传涪翁医学,延贤之名由此得来。

南山公园里的郭玉读书台遗址石刻

  2“延贤”之“贤”的解读

  在绵阳南山公园里,有“郭玉读书台遗址”石刻,这里正是古延贤堂所在地。虽然石刻是新立的,但至少给今人指明了延贤堂的具体所在。

  南山延贤堂,是郭玉去世后,古绵州人在他读书所在地修建的,并将他作为乡贤祭祀。延贤堂始建于何时,规模与格局如何,则不得而知。在现存的地方志书中,有关延贤堂的记载都是只言片语,仅有“玉读书南山之延贤堂,祀乡贤”的记载。

  从延贤山到延贤堂,所延之“贤”的核心,是涪翁及其徒子徒孙的医德与人品。

  贤,工具书给出的解释是,与德行、才能有关,也指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延,有延续、传承的意思。

  涪翁“贤”在何处?前面已经提到,《后汉书·郭玉传》中记载涪翁“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这是医德高尚的体现。患者经涪翁诊治后,“辄应时而效”,他还编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这是医学才能的体现。

  程高“寻求积年”才被涪翁认可,考验的是人品。程高学成之后“亦隐迹不仕”,可见涪翁是淡泊名利之人,受师傅影响,程高学成后也不愿入朝为官。郭玉师从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汉和帝入宫担任太医丞,“多有效应”,得到涪翁医学真传,而他“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传承了涪翁的医德。

  由此可见,绵阳南山取名延贤山,再至后人修建的延贤堂,“延贤”之名是名副其实的。

  3“延贤”文化的传承

  在历史的进程中,延贤山之名仅存在于史书记载,延贤堂也早已消失,但从古绵州到当代绵阳,一直在推动“延贤”之举。

  涪翁去世后,人们将他隐居的地方称为渔父村。郭玉作为涪翁的徒孙,因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被收入《后汉书》。后来的历代文人,则以赋诗作文、建祠等方式继续“延贤”之举。

  传说在涪翁当年垂钓的地方,有一块长约7米、宽约3米的“黄斑石”。唐宝应元年,大诗人杜甫寓居绵州,曾写下《东津观打渔歌》,后被人雕刻在这块石头上。

  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绵州太守史祁在履任期间,闲时翻阅旧志发现古绵州有不少贤德之人,就倡导修建了“十贤堂”,引导当地民众士绅的“崇贤哲之风,寓景慕之心”,涪翁就是“十贤”之一。

  南宋嘉定元年,绵州通判杨叔兰听闻涪翁事迹,邀约一帮文人雅士以诗文“问涪”。杨叔兰为此留下《涪翁问》,评价涪翁“名实俱泯,与天同功”。在绵州期间,他还写了“涪翁山”镌刻在延贤山下。

  明代时,李梓修建南山十贤堂,内祀十贤,涪翁居首。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绵州人在南山下修建堰渠,取名“涪翁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绵州郡人吴朝品遵其父遗愿修建李杜祠,重建春酣亭,亭内立涪翁像石碑。遗憾的是,春酣亭和涪翁像石碑不知何时被毁。

  幸运的是,一张涪翁像拓片被保存下来,现在李杜祠内的涪翁画像碑就是根据拓片重新雕刻的,这张画像复制后也陈列在绵阳市博物馆。2007年,绵阳南山中学校园内修建仿古延贤亭,以此弘扬郭玉发奋苦读的品德。(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