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益
他们说:愿今天归家后不再以“大白”身份远行
发稿时间:2022-05-13 09:59   来源: 绵阳新闻网

  迎雪北上,踏春而归。奋战了一个月后,绵阳四〇四医院援吉医疗队在今天(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顺利凯旋!

  他们是护士,是女儿、是妻子,是儿子、是丈夫,今天归家后,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微信图片_20220512172345.jpg

 

  张曼:“角色没有转变 只是战斗的地点不一样”

  “从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角色并没有转变,我们一直都是白衣战士,只是战斗的地点不一样,我们的职责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绵阳四〇四医院心内科护士张曼说,我们在当地方舱里的角色是多种多样,既是照顾患者生活、倾听患者心声的朋友,也是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者。

  

 

  谈起方舱里的护理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张曼看来,一方面是护理的社会化,除了协助医生治疗患者、照顾患者,还负责组织志愿活动、读书活动及各类文娱活动。另一方面是护理的整体性,在舱内护士们用人文情怀让爱不被“隔离”,用综合专业素养和沟通协调能力让整体护理贯穿始终。

  

 

  回归岗位,也回归平静。“成为这次援吉队伍中的一员,是一件自豪光荣的事情。我们就是平凡的护士,在那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需要专业的技能。”张曼说,我们应该更积极构建社会所需的公共卫生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在社区防疫、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优势。

  杨苗:“看到患者治愈出院,很有成就感”

  责任大、担子重,但从没想过退缩。绵阳四〇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杨苗接到援吉电话时,杨苗的爸爸正在生病治疗,妈妈对她说:“你的工作我们全力支持,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是我们的依靠。”

  

 

  在当地方舱医院工作时,杨苗负责的病人病情相对严重,大多有基础疾病,因此防护要求也更高。她们主要负责收治病人、预检分诊、药物发放、心电监护等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持续观察,还建立了“空中心理救援通道”,随时随地连线“空中医疗队”,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

  

 

  “用真心换真心,看到患者治愈出院的时候,很有成就感。”杨苗多次提到这句话。在她看来,作为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沟通技巧等,还要有为患者服务的一片真心,只要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就同样会收获“真心”。

  张宇:“我们既是护士也是‘战士’”

  “方舱医院的病人大多数是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住在这里心理压力很大,常常陷入对疾病的恐慌和担忧中,所以我们在为患者精心护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多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希望和力量。”绵阳四〇四医院感染科的护士张宇奋战在援吉抗疫一线,用耐心、爱心和细心守护患者平安。

  

 

  凌晨两点的东北寒风凛冽,在简单休整后,张宇便立刻投入到接诊患者入舱工作中,高危筛查、快速安置、扫码登记……一项项工作任务让张宇应接不暇,从深夜忙到黎明,所有患者顺利入舱,她终于打赢了抵达吉林的“第一仗”。

  

 

  张宇回忆当时的情景感触颇深,她说自己从事护理行业十年,经过这次“战疫”更加明白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我们既是护士,也是‘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不忘初心,挺身而出,展现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周洋:“有任务就上!这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普通的外调”

  作为四〇四医院监护室主管护师,周洋多次奋战在丰谷分院隔离病房里,“战疫”经验丰富。面对此次援吉任务,周洋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次去吉林,我心情非常平静。因为这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普通的外调工作而已。”

  

 

  方舱医院里人手紧缺,周洋承担了许多“体力活”,他化身为“消杀卫士”,分时段对方舱医院进行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盲区,一趟“消杀”下来,周洋经常汗流浃背。“也不觉得辛苦,因为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加上患者也让我们心里很温暖。”周洋介绍,在方舱医院,有一位患者每次都用90度鞠躬来向医务人员表达感谢,这种“双向奔赴”让他和同事们倍感温暖。

  

 

  “这次援吉,我也有了更多思考。面对公共突发事件,医务人员要具备综合处置能力。接下来,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学习,全面发展。”谈及未来,周洋信心满满,他表示将带着不断学习的心,继续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疫情早日结束

  愿生活回归平静

  愿我们不再以“大白”身份远行

  这是医护工作者们最大的期许

  (绵报融媒记者 黄小芹 曾晨/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