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
打卡新地标⑤丨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什么这里很热闹
发稿时间:2022-05-09 14:21   来源: 川观新闻
  摘要:5月6日早上8点钟,记者一行从成绵高速新都北收费站驶下高速,放眼望去,依次排队通行的各种货车、卡车串成一条长龙,朝着10公里外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方向延伸去。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摄影 吴枫

  ●打卡区位: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看开放新格局

  ●新地标点位:成都国际铁路港

  ●打卡时间:5月6日

  5月6日早上8点钟,记者一行从成绵高速新都北收费站驶下高速,放眼望去,依次排队通行的各种货车、卡车串成一条长龙,朝着10公里外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方向延伸去。

  “以前没这么热闹,现在从早到晚车都多得很,外地牌照也不少。”收费站工作人员对记者随口说到。

  跟着车流队伍一路前行,我们的目的地一样——成都国际铁路港。去看看,为什么这里很热闹?

  成都国际班列从铁路港始发,通往全球。

  这里很热闹

  成都铁路口岸、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产业园区次第布局

  每隔一段时间去成都国际铁路港,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觉得来过,但又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

  “前面大桥下左转,沿着快速路直行不远就到了。”记者下意识地对驾驶员说到。

  “还有一条更快的路。”话语间,驾驶员已经提前左转。路是新修的,道路两边的“风景”也是新的:中欧汽车城、冷链交易中心等不少依托铁路港建设新落地的项目,或刚竣工或刚开建,很多都十分面生。

  驱车行至现代物流大厦,这里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整个区域的中心位置,也是目前港区内的制高点。站在楼上四处环顾,铁路港独有的风景一览无余。目之所及,成都铁路口岸、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亚蓉欧国家(商品)馆、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产业园区次第布局,这与5年前已是大相径庭。

  走进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国际班列路线图,线路几乎穿越了整个世界。当然,起点都是这里。副总经理李俊峰一边比划着线路走向,一边向记者报出一串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4月,成都国际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17000列。其中,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9500列,连接境外69个城市、国内25个城市。

  不停向上跑的数据,除了让人感受到物流通道越来越顺畅之外,同时还带来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产业的腾飞。

  现代物流大厦的对面,京东规模最大的分拣中心飞速运转,数以千万计的包裹不停向外发运;拔地而起的欧洲产业城内,康佳等一批出口加工制造项目密集落地,刚下线的产品随即“搭乘”班列销往海外;联想、戴尔等世界级龙头企业贸易落地港区……物流的发展,带动着产业的崛起。

  在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副关长颜毅的工作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了更加直观的变化:2021年通过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货值超过700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50%。监管进出口货物从轻纺、日用品等较为单一的类别,扩展为整车、笔记本电脑等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品,还推动省内特色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搭乘班列进出口的企业从2017年的200多家增长至17000多家。

  “这里好好买”

  来自3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的主题商品馆,不仅汇集了母婴、美妆、零食、服饰、家具、汽车等各类消费品,还不定期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等互动活动

  风驰电掣的国际班列,在繁荣了四川与全球贸易往来的同时,也让更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与现代物流大厦一步之遥的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是成都国际铁路港人气最高的场地。在这里,有一句话特别流行:“这里好好买!”

  经过近三年发展,来自32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的主题商品馆,不仅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母婴、美妆、零食、服饰、家具、汽车等各类消费品,还不定期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法国葡萄酒品鉴、意大利啤酒现酿体验等互动活动,俨然一个地道的欧洲风情小镇。

  一个特别的场馆引起了记者注意—— OTO跨境体验中心。进入场馆,单从商品展陈来看,和其他场馆的产品品类差异不明显,但是扫码结账时,却大有不同。

  扫码—下订单—报关—清关—提货,原来这里销售的进口商品80%都是进口保税商品,消费者要通过线上跨境平台下单,经系统向海关进行申报后,再由海关已备案的小车,从综保区快速配送至消费者手中,“从选货下单到现场提货,只需要十多分钟,但是消费者享受的是零关税价格,比普通商品便宜15%-30%”。

  “正是依托铁路港的快速发展,让公司业务版块从货代运输到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一步步延伸开来,得到长足发展。”该体验中心运营商、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联经理陈颖介绍,仅外贸版块,该公司每年营收已从最初的2000多万元升至近6亿元。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国家(商品)馆的建设运营,该公司还与意大利相关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对方将陆续组织当地各行各业商会的3000余家意大利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将铁路港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

  而法国商品馆的收获也不小。“以法国葡萄酒为媒介,这里已经从销售产品向文化经贸交流不断拓展。”该商品馆负责人石蕤锋介绍,自2018年场馆运营以来,葡萄酒年销量最高可达10万余瓶,不止如此,馆内还连续举办了200多场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不乏中法中小企业交流会、招商投促会等一系列重要的经贸交流活动。

  “未来我们还将和大型中外合资物流公司合作,创新开展葡萄酒整柜订制和拼柜业务,实现每月常态化开行,最终在铁路港周边打造形成葡萄酒产业。”石蕤锋兴奋地说。

  未来愿景:

  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外联经理 陈颖:

  企业的每一次跨越发展,都离不开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支撑。未来,我们将紧紧抓住“川创、川造”特色优势,深挖“川货”潜力,在海外开拓和培育“四川造”产品销售市场。我们的货物,将沿着成都国际班列在海外布局的站点,一路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去。

  青白江海关副关长 颜毅:

  这几年来,青白江海关参与和见证了成都国际铁路港各项业务从无到有、从微量起步再到做大做强的发展变化,未来我们将通过进一步优化通关效率、深化创新改革、大力支持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优化发展营商环境,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再回首:

  2017年3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三大片区之一,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次日,《四川日报》在头版报道《四川等7大新晋自贸试验区集中亮相》《四川自贸试验区瞄准“四区一高地”》的消息,并在三版、四版进行了解读。

  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加快打造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陆港主枢纽。经过多年建设,已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古国和俄罗斯、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并形成了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产业集群,成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数读这五年: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