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共进双赢
发稿时间:2022-04-26 08:42   来源: 绵阳日报

  □淳道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绵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共进双赢

  这次市委读书班强调,生态是宝贵资源和财富,必须狠抓生态保护,夯实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读书班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绵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共进双赢。

  始终高效保障项目环境准入,全面服务绵阳高质量发展。坚持严格环境准入和提升服务水平协同并重,强化污染源头减量、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优质项目落地。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明确生态环境警戒线,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十四五”期间在建、拟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台账,开展“两高”项目自查复核和审批评估,积极探索将碳排放纳入环评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立环评服务专班,从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排放总量等方面破解制约因素,畅通疫情防控、重大项目、绿色产业、民生实事等项目环评“绿色通道”。组建环评技术专家指导组,对重大项目从项目谋划、选址、审批、建设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确保及时落地见效。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常态化为服务对象纾困解难。

  始终紧盯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提升治污能力和水平。强化项目包装储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千亿”环保项目为支撑,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绿色发展硬件基础。统筹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配备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收集处理基础设施,提升末端治污水平。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新污染物和多污染物、多要素协同监测能力,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强化科学模拟和预测预报。

  始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理,全力攻坚夏季臭氧、秋冬季雾霾等重点时段和薄弱环节,力争在全国重点城市大气质量排位中再进位。认真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医疗废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等专项行动,构建起以Ⅱ类水为主体的水环境质量体系。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及修复治理,不断提升建筑用地及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推广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持续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强化行政处罚案件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始终抓实生态保护修复,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突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全面推行林长制,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持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屏障建设。实施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生态缓冲带建设、湿地恢复建设等工程,不断提升河湖生态环境品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污染耕地治理,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深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抓好全市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坚决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保护与监管,让绵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发展更高质、人民更幸福。

  (作者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