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发稿时间:2022-04-25 08:40   来源: 绵阳日报

  □代宏

  立足绵阳文旅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找准绵阳文旅经济在国内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加速转型背景下的历史方位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在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在“科技立市、产业强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生态美市”中抓重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军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我们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立足绵阳文旅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找准绵阳文旅经济在国内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加速转型背景下的历史方位,对全市文旅产业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部署,坚定信心、强化担当,铆足重点、精准发力,大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打响文旅名片。紧紧围绕城市形象定位,打响“国器、国宝、国字号”三张文化名片、“科技之城”“李白故里”“熊猫家园”三张旅游名片,重点建设绵阳城区科技之城都市旅游目的地、江油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平武熊猫家园生态旅游目的地,聚力打造“北上”(绵阳-北川-江油-平武)黄金旅游主线、“西进”(绵阳—安州—北川)和“东出”(绵阳—仙海—梓潼)黄金旅游线路和三台盐亭“南下”前进基地。

  做强文旅品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擦亮北川、江油天府旅游名县等金字招牌,争取更多文旅品牌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美食等天府旅游名牌。加快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支持七曲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仙海、罗浮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串联优质旅游产品,做强精品旅游线路,争取更多线路入选全国、全省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集聚发展,争创国、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提升行业景气。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和恢复振兴工作,推动文旅行业景气改善回升。跟踪监测纳入文化体育娱乐业核算的文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做好全市文旅重点项目动态管理。继续抓好三线建设博物馆、罗浮山温泉小镇、文创产业园、九绵高速白马超级服务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方特二期、绵州古城等项目尽快实质性启动,抓紧实施松花岭航空动力小镇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

  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演艺与旅游融合,加强演艺团体与旅游景区合作,开发更多驻演产品。推动博物馆与旅游融合,推出一批文博研学项目。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完善非遗保护基地旅游功能。推动文创与旅游融合,开发“绵州礼物”系列旅游(文创)商品。推动“文旅+农业”,争创更多休闲农业品牌,提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聚集区。推动“文旅+林业”,用好重要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推动“文旅+科技”,大力发展科工旅游。推动“文旅+教育”,开发更多青少年和成年人研学产品,做靓做精“绵阳研学记”。

  推动消费升级。发挥绵阳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打造绵州记忆、跃进路1958、上马·望蜀苑、芙蓉汉城、洋马路等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推动文旅消费品牌聚集成势。开发更多智慧文旅消费、休闲文旅消费、都市文旅消费等新场景。提高文旅消费便捷度,4A级以上景区实现网上购票和预约服务,公共文化场馆增设餐饮、游乐等配套服务。丰富文旅消费惠民举措,制定文旅消费促进措施,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

  增强发展动能。加强文旅人才(团队)培育,实施文旅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文旅人才队伍。在全市文广旅系统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逗硬追踪问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部署、落实、检查、反馈”工作闭环,确保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 (作者系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