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龙创作文昌年画
文昌年画文创产品集
绵阳新闻网讯 前不久,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达成共识,双方将在绵阳市游仙区的市级非遗项目文昌年画的版权成果转化、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近年来,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文昌文化”资源,在文昌年画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注重版权保护意识,以创新创意思维加大版权保护成果转化力度,取得显著成绩。
绵阳文昌祖庭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版权保护,对文昌年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贞龙创作的传统文昌年画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登记,形成独立知识产权成果。从版权申报、版权管理、版权交易制度着手,建立健全版权保护制度,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
公司在建立资助创新研发设计团队的基础上,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高校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等机构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开展文昌文化的文创产品品质提升和创意设计人才培养。
加大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力度,与省内外12家企业建立生产研发、宣传推广等合作关系,通过原创设计和二次设计,公司先后获得174项著作权、6项外观设计专利、25项注册商标,开发并销售了“天下第一福”“福安”“福佑”系列等6大类14小类共7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积极参加各级展赛,公司原创的“文昌文化”主题作品多次获奖。
公司董事长王钦甲介绍,近年来公司通过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公司研发并创意设计的《天下第一福》《吉祥如意》《福自天来》《接喜纳福》等系列产品,以年画或以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的形式投入市场,已为公司创造近500万元经济收入。同时,以《天下第一福》为主题的“福佑”挂件、“万福金安”银屏摆件、“福茶”系列、“福绵州米粉”等文创产品相继面世,市场反馈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公司与成都天府银行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年画为主题的信用卡,获得版权授权费150万元。同时,公司与成都天鑫洋金业合作,以版权授权的形式入股参与其贵金属产品销售利润分红,预计公司年分红额可达300万至500万元,与中国非遗院合作共同开发一款“文昌伴读小书童”的智能机器人,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到800万元。(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