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娘们忙着采摘春茶
绵阳新闻网讯 羌乡四月,春茶芬芳。近日,北川9万亩苔子茶进入采摘期,茶农们抢抓时节采摘鲜茶,并用传统的方式制作手工茶,羌山处处充满了茶香。
日前,记者来到漩坪乡桐麻村,只见连绵起伏的山坡上,茶树层层叠叠,茶芽娇嫩饱满,十几位茶娘正身系茶篓穿梭在一株株茶树之间,采摘今年的首轮春茶。
“我家一共种了五亩地的茶,今年预计增收20000多元。同时,我又在合作社帮着采茶、炒茶,一年下来总收入有50000余元。”说起现在的生活,桐麻村茶娘李雪梅很满足。
采摘春茶要抢抓时节,而炒茶更是一门技术活。茶娘们把刚采摘好的新茶倒进温度高达200多度的铁锅中,用双手在锅中均匀翻炒茶叶。整个手工茶制作,从新鲜茶叶到成品茶,需要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等12道工序,耗时两个多小时。
游客向茶娘学习手工茶制作
“制作手工茶,要在铁锅里来回翻炒四次,为了使茶叶更香,还不能戴手套炒,因为戴上手套感觉不到铁锅的温度,这样容易把茶叶炒糊。”李雪梅告诉记者。
家住桐麻村四组的茶娘杜兴艳介绍说,现在正值茶叶上新旺季,自己平均每天可炒新采摘的茶叶100公斤。“我生活在茶山上,从小与茶叶打交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北川的茶叶。”杜兴艳说。
据了解,在桐麻村,像李雪梅、杜兴艳这样可以独立加工制作茶叶的茶娘还有很多。她们把对家乡的情怀和做羌茶的热情融合在一起,不断摸索和传承手工茶技艺,打响北川茶叶品牌。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桐麻村家家户户都有茶园,通过“农户+合作社”模式,将全村107户383人全部纳入合作社成员。现在,每年全村可采摘茶叶约2.5万公斤左右,带动村民增收近40万元。
茶叶变现钱,茶农笑开颜
“漩坪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北川“五大攻坚行动”和茶产业规划布局,以茶叶为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茶+’模式,探索建立产业党小组,推动产业倍增行动在漩坪落地落实。目前,全乡发展茶叶8000多亩,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0余元。”漩坪乡党委副书记谷春红告诉记者。
据悉,作为全省30个重点茶叶县之一,北川为了打造传统手工制茶品牌,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上门开展集中培训等方式,把技术送到茶农“家门口”。如今,北川全县有上万名女性学徒已“出师”,成为技艺娴熟的茶娘,可以独立加工制作茶叶,通过一技之长增收致富。(吕黄梅 唐沁园 绵报融媒记者 杨檎/文 谢江平/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