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懂"帕"才不害怕!帕金森病已纳入我市门诊慢性病报销范畴
发稿时间:2022-04-12 09:57   来源: 绵阳新闻网

  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数据表明,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300万。但因为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很多的非典型症状,而导致误诊、漏诊。而人们一贯认为的帕金森=“手抖”,也是存在一定误区的。对此,记者采访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三科副主任医师刘玉。

  

QQ截图20220411140941.png

 

  “手抖”≠帕金森,这些症状要引起注意

  刘玉介绍,迄今为止,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携带某些基因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高风险,同时还有环境因素(例如重金属、杀虫剂等职业暴露)也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

  在人们印象中,手抖就是帕金森,患了帕金森就会手抖。手抖确实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但帕金森症状特点非常多样:

  ◆震颤,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四肢会按照一定的频率颤抖,变换一下姿势则颤抖减轻或者消失;

  ◆肌强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很僵硬;

  ◆行动迟缓,例如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缓慢许多,或者不能顺利完成;

  ◆“小写症”,写字时越写越小;

  ◆后期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日常生活彻底无法自理;

  ◆从侧面看去,帕金森患者的体态会呈现出“猿猴状”,头前倾、躯干略屈、四肢紧缩;

  ◆顽固性便秘;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盗汗、睡眠不好;

  ◆“面具脸”,没有表情,不容易笑,看上去很严肃。

  随着病程的进展,晚期患者会出现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最终不能独立行走,需要依靠轮椅或卧床。

  对抗帕金森疾病,先从接纳开始

  虽然原发性帕金森疾病目前依然病因不明,但是针对后天的高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有效防范。例如在有重金属、杀虫剂的环境里,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暴露危险。除此之外,保持健康生活、积极的运动锻炼对预防帕金森疾病也有着积极作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的、非致死的疾病,需要患者以“年”为单位与疾病战斗,且需要终身治疗。所以,早发现、早介入,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都非常重要。

  刘玉介绍,如果出现了嗅觉失灵,情绪低落时做一些精细动作,比如写字、数钱不灵活,感觉自己“不得劲儿”时,就该引起重视,可以及时到医院检查。

  帕金森病行动麻木、迟缓等症状也容易误判为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如果抗抑郁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也要警惕是帕金森作祟。

  确诊帕金森后,很多患者由于躯体症状、心理压力和对疾病的悲观认识,会进一步焦虑、抑郁,而这种心理状态也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对患者和家属而言,接纳疾病、接纳改变是对抗帕金森疾病的第一步,“只是病了,无需自卑”,消除病耻感,才能更要对抗疾病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整个社会对帕金森患者也要多一份包容与耐心。

  刘玉提醒,帕金森患者切不能擅自加药或停药。医生开具抗帕金森药物前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精准评估,骤停骤减或者骤增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有些患者和家属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觉得病情控制不错或家里药品吃完了,就擅自停药,这样可能加重病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自主神经紊乱等,甚至危及生命。

  帕金森病已纳入我市门诊慢性病报销范畴

  据了解,我市已经把帕金森病纳入了门诊慢性病报销范畴。参保人员在市内门诊慢性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就可参与报销,其中,城乡居民单病种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两种及以上每人每年不超过800元;城镇职工当期已划拨个人账户金额用尽后,再由基金支付,单病种每人每年不超过1000元,两种及以上每人每年不超过1500元。

  (绵报融媒记者 杨佳)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