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由1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援吉医疗队,紧急驰援吉林。自进驻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以来,他们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下连轴转,留下很多感人的瞬间。医疗队员们表示,这场驰援,是和长春人民的双向奔赴,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疫情。
1寒冷的一夜 汗湿了衣背
曾强是市三医院医务科副主任,援吉之时,他刚大病初愈,但没丝毫犹豫。唐齐兵是市三医院ICU副主任,他说,援吉是为了医生的使命和责任。
4月的长春依旧寒冷,自方舱医院一开舱,曾强和唐齐兵就开始了工作,并收治第一批患者。
4月5日,收治患者数量达到新高,一夜新收400余人。曾强和唐齐兵楼上楼下穿梭,问病史、看症状,在寒冷的长春,他们竟汗湿了衣背。
2“谢谢你们,这么远来救助我们”
陈曦是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1997年出生,是援吉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医疗队员谢荷来自市三医院胸心外科,也是一名护士。
陈曦和谢荷驻守方舱医院AB区,共有400多名患者,其中发热、生活不能自理的比较多,工作量很大。在这些患者中,有一位老人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又无法进入方舱医院,谢荷就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
4月7日凌晨,老人转院。谢荷帮他收拾好物品,从方舱医院推到舱外救护车上。这时,老人的家属走上前来,一个劲地感谢道:“姑娘,谢谢你们,这么远来救助我们!”
3“哥哥,这道题你会不?”
方舱医院内还有小朋友,在上课时间,他们会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进行线上学习。
医疗队员段远敏来自市三医院急诊科,是一名护士。4月7日,当段远敏巡视到一处角落时,一位小姑娘问他:“哥哥,这道题你会不?我刚才没听懂。”
于是段远敏当起了临时老师,为小朋友讲解了数学题。他还承诺:“以后有不会的题,尽管拿过来,哥哥给你讲。”
真是万能的“大白”啊。
(彭应君 绵报融媒记者 刘晓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