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海(上海)
清明节还有一些时日,为俗世的一些烦愁,我独自跑去僻远的浦东航头的航都南路看父亲。
大清早,转乘两条地铁线,坐了30多个站,再换乘郊区公交车,辗转到航都路口——这是直达父亲所在地的乡野小路,沿小路一直向南走20多分钟,就可与父亲相会。
不管我什么时候过去,父亲总是在那里静静地等我。
正值阳春,陌上花开,莺飞草长。樱花开了,梅花开了……爱花人在花树旁流连拍照;郊野航都路两旁,则有蝴蝶般的蚕豆花,躲在叶片间悄悄绽开,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更是灿烂……花儿,解不了我心中的烦愁。
沿着航都路一路向南,向南。不看田野广阔,弗观河水长流,踽踽独行,戚戚伴影,谁解吾愁?惟念慈父。
航都南路668号,空寂而肃穆,那是父亲永远的归宿——南华公墓。
两位中年女子从墓地出来,我趋前询问哪里买鲜花?
呶,在那边。她们又热心嘱咐我,卖花人开价侬要还价啊。
好好。谢谢!
过去买了一把鲜花,15元,没有还价。看望父亲,怎能锱铢必较?
捧一把鲜菊花,我向墓地深处走去。念着天上父亲,想着尘世自己,悲情,把一捧泪逼入眼眶——虽然父亲离世已三年多了!
墓区肃穆而安宁,除偶见零星墓地工作人员外,少有人影。父亲安息的吉祥B区内,更是阒寂无人。我为老人家(影像)轻轻擦拭了脸容,拂去墓碑、墓盖上的尘灰、草叶,把鲜花献给父亲;父亲生前嗜爱书,我取出自己刚出版的两本新书,在扉页上题好辞,用保鲜塑膜封好,恭恭敬敬地呈放在父亲墓冢上……开始父与子的心海交流。
父亲离世已逾三年。不管是清明祭奠,还是冬至扫墓,以前每次都是与家人同往墓地。因为心中的一些烦愁,今天不敢惊扰蹒跚在生命暮年的老母亲,我独自跑去父亲那里倾诉。
很多话,不知从哪儿说起,只有盈盈泪如江河决堤涌入脸庞,这是为慈父绝尘悲伤,亦有儿身陷尘泥忧伤。没有劝慰,父亲脸上呈现无限的释然。
爹爹,今天是植树节,是您把我这棵昔日稚嫩小树,培养成了虽不粗壮却挺直向上的大树。那清贫年月早已远逝,可我依然记得年幼时,您常从工厂徒步半个小时,为我们三兄妹捧回家的一搪瓷杯冰镇酸梅汤;那年冬天,我脚后跟患冻疮糜烂不能穿鞋时,您去烟纸店里给我买来五支泡泡糖,嘱我好好卧床休息;还有在我们孩子临睡前,您讲的一个个好听的神话故事……父爱,在漫漫岁月里,让我始终怀有温馨、甜美、芳香和美丽的萦绕。
爹爹,我没能好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却让一抔黄土埋葬了我的拳拳孝情。父亲无声,依然平静着。
爹爹,我还有一些烦愁家事缠心头……父亲无声,依然平静着。
忽然惊忆起父亲曾经的告诫:(与人纷争不开心)上半夜忖忖自己,下半夜忖忖人家。
是了。尘世迷蒙了我心智,在航都路父亲那里,我得到了点悟。
父亲无声,风雨人生路,谁人不曾感受过?心不再悲伤、不再烦愁,一切皆可放下,我心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