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解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④|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这个会议释放八大信号
发稿时间:2022-12-30 10:29   来源: 绵阳观察

  我市如何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科学确定明年全市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12月29日举行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回顾2022年,成绩来之不易。展望2023年,任务催人奋进。如何聚焦重点抓落实?会上的分析部署释放出多重新信号。

  信号一:

  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会议提出,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以贯之、迎难而上、勇当主干的绵阳,将保持“拼”的精神,拿出“闯”的劲头,发扬“干”的作风,以奋斗之姿,“拼”出发展新局面。

  信心来自机遇与挑战。中央出台政策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罗建明表示,作为国家唯一科技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建设,赋予建设科技创新先行区的使命责任。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专属政策支持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务院批复实施《绵阳科技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科技城高质量发展标定了方向、指明了路径。

  如何在“融”字上做文章?聚焦打通科技创新供需通道促进成果转化,高效运营“云上大学城”,加快建设“云上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助理制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优化创新生态盘活资源要素,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用好科创基金小镇和绵阳科技银行,加快建设院士(专家)小镇,发挥“人才十条”作用,让创新创业源泉在绵阳充分涌动。

  如何抢占“新赛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核技术应用、激光、空气动力、先进材料、机器人等优势领域和产业“新赛道”,加快推进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激光产业园、磁性材料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信号二: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最有说服力的坐标。2023年,绵阳如何落笔?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面对新目标,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强市之本,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一直都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发改委副主任李静表示,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将进一步做优产业布局、做实产业园区、做强主导产业、做全产业链条、做响品牌品质,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突出特色做优农业,重点在深入实施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品”工程。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将聚焦“三品工程”实施,结合我市实际,聚焦粮油、生猪、渔业等优势产业,建立品种、标准、品牌任务清单,实现产业带动强。

  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我市将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信号三:

  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当前,总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绵阳如何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

  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我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聚人气、汇商气、旺烟火气,深入实施消费扩容提质行动,用精准的促消费政策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大张旗鼓地办好展会、购物节、消费日等活动,大力扶持线下餐饮、娱乐等接触式消费恢复提升,积极促进商品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抢抓国省政策窗口期,主动对接、全力争取,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高水平办好第十一届科博会,着力提升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能级,推动“绵品出川”活动走出国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信号四: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绵阳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会议提出,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加快实现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谭谱表示,交通部门将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深入推进新一轮交通攻坚大会战,加快建设成兰铁路、绵遂内铁路,高效运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加快设立国际航空口岸,尽快建成G5成绵扩容、绵苍高速和九绵高速江油至平武段,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公里。

  开放也是改革。我市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实施招大引强领航、园区招商提质、外资招引攻坚等六大招商行动,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和新赛道产业建链成圈“两大方向”精准发力,聚焦国内重点城市“三推”活动和双招双引海外行“两大抓手”精准出击,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和投产达效“两大目标”精准服务。

  信号五: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破解当前经济领域面临的困难、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一个关键性举措就是通过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绵阳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市场监管部门将抓好市场准入和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理顺体制、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梳理负面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加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兴刚谈道。

  陈兴刚表示,加快建立健全企业服务平台,维护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行政执法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严禁歧视性执法;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二十条措施,实打实、心贴心、点对点为企业服好务,全力以赴助力高质量发展。

  信号六: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会议提出,必须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长江上游,绵阳如何扛起责任?“作为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淳道怀表示,“我们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推动‘生态美市’战略落地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扎实抓好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

  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会议明确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之一。会议提出,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化工、服装等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严格落实投资项目节能审批制度,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淳道怀还表示,生态环境部门还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促进清洁生产,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倡导绿色消费,助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

  信号七: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由于我市人口多、底子薄、财力不足,民生保障水平总体比较低。会议明确,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部分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群众就业困难增多,明年有4.5万名大学生将毕业。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

  市人社局局长文峰表示,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和更充分这个就业工作的目标,着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社)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建立市、县(区)、镇(乡)三级重点企业用工数据平台,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统筹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着力拓展就业渠道、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每一个目标的背后,都彰显着这座城市最熨帖的暖意、见证着党委政府可感知的初心,将托举起市民成色更足的获得感。会议明确,要兜紧兜牢民生底线,统筹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信号八:

  织密织牢经济运行安全网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会议提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织密织牢经济运行安全网。

  会议对房地产市场、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生产等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均作出部署。我市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森林草原防灭火、城镇燃气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绵阳,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绵阳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林长制为抓手,压紧压实“五级包保”责任,上下联动、整体发力,把防灭火责任、措施和要求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李桥臻)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