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王加法书画艺术赏析
发稿时间:2022-12-18 10:22   来源: 绵阳日报

 

 

  王加法作品

  □卢加强

  满心欢喜粉末台,一生幽默漫画斋。埋头不觉杖朝至,惠风吹过麦浪来。

  ——题记

  幽默大师林语堂说:一本正经的严肃是呆笨而局促的,是因为自己与自己观念相处还不曾达于自然,这种人把生活弄得平淡、刻板而无聊,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加法先生一路走来,杖朝之年,其幽默依旧,依然是洪亮的声音,依然是率性的朗笑,依然是活跃年轻的思维,依然是精辟生动的语词,与他交谈,似乎随便摘取他言语中的一段话,落在纸上就是一幅漫画。他对生活的表达是文化的、艺术的,是走过坎坷曲折穿越荆棘丛林采到的惠果,是经历风雨受过委曲尝过苦头后的达观,是对人对事捧出一颗心来的古道热肠,难怪加法先生在工作与生活中从来不缺朋友,从来不缺粉丝,当然也从来不缺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师范学校教学工作之余,他先后发表了四百余篇教学论文和漫画作品,其中,“左”(作)茧自缚,醉翁之意,一个蛋,新编乌鸦喝水,民办教师、“虎添双翼”、七手八“角”,“我们也是专业户”等一批漫画作品,其时代特色,艺术思想在当时都引起广泛关注。即使今天读起来,仍具有现实意义。扎根生活、拥抱生活、关爱基层百姓,赋予了加法先生漫画作品年轻的生命,观察深刻,构思精巧,诗书画中国元素的艺术语言信手拈来,讽刺而不失幽默,揭露而不失善良,构成了加法先生漫画的艺术特色。

  加法先生是位风格独特的漫画家,他善于用冷眼热心肠,以批判的眼光观察社会,剖析社会。身处教育战线,专注勾画那些社会暗角,灵魂深处的美丑。加法先生的漫画虽则寥寥数笔,却活灵活现地映照世事万象、人生百态。加法先生,一生保持幽默与讽刺的热度,爱与憎融为一体,于司空见惯中发现作品题材。

  对社会发展,他是帮忙不添忙,对他人进步,他是做“加法”不做“减法”,漫画家满满的正能量缘于一颗悲悯而欢喜的爱心。也许盐亭这片土地本来就与漫画有缘,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的谢趣生曾经是同丰子恺一个时期著名的漫画家。如果加法先生当时在漫画这条路上有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时间,他创作的成果一定更加丰硕,到底教学是他的主业,漫画是他的业余,是从繁重的工作缝隙间挤出来的“副业”。

  因为师范美术教育的需要,加法先生从写生入手,在素描、水彩、书法、国画等方面启迪、熏陶、引导学生,他热爱学生,他以艺术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成为他的读者、他的粉丝、他的追随者。我有幸作为他的学生,几乎记不得他对学生有过严厉的批评,甚至生气愤怒指责之类的表情都不曾有过,即使学生有什么缺点,都被加法先生“幽默”掉了。即使所谓不好的调皮学生,遇到加法先生好似都中了魔法一样变“乖”了。

  加法先生擅长发现学生优点,他喜欢特长突出被视为偏科生的“苗子”,我当年是写诗到了至疯的程度,我的处女作就是加法先生推荐给《剑南文学》发表的,虽然这已经不是他作为美术教师的工作范畴了,然而却是他情系学生情系教育的爱的范畴。对学生的教育,他坚持道优于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事美术教学,他坚持身教先于言教,自己与学生一道写生创作,以身边的人物、房舍、山水、树木为题材,让学生学会将身边的事物引入到课堂来,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为加法先生的影响,最终将美术这一“豆芽科”变成了植根在学生心灵土地上的“参天大树”。

  加法先生素描造型功力强,线条生动,能准确捕捉绘画对象的神态与情态瞬间。他的水彩画,色彩明快,水色淋漓,笔触跳跃变化,充满力度和激情,注重造型、色调、意境自然融合,在浓淡虚实枯润间流淌着乡村风情的诗意。

  退休之后,加法先生丹青不随年龄老,他走进书斋,走进自然,法心源法古人亦法自然,勤奋创作,笔耕不掇,这期间,他以国画、书法为主,抒发他的翰墨情怀,背着写生夹,穿着牛仔裤,在家乡的山水间吟诗作画,挥毫泼墨。用他自己的话说,“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艺术。”

  加法先生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艺术之树常青的创作激情,让他年轻的学生也为之动容,堪称——永远的先生,一生的楷模。

  “天才出于秃笔头,多彩生活犹华章。”加法先生埋头于那片朴实土地上,不浮躁,不叫卖,也谦虚,也骄傲,爱我所爱,“我行我素”,且走且歌,忘了季节,不问收获,不觉年已逾八秩,当他从耕耘的间隙舒展腰板,转身回望,惠风吹来,那一片金色的麦浪就在眼前……

  王加法先生出生于凤起文兴之地的盐亭县,那片土地上,宋有胸有成竹的墨竹开派宗师文同,当代有著名漫画家谢趣生,王加法在他的漫画百花园,将个人创作与教书育人融合,身体力行,延续了盐亭这一地脉、文脉、艺脉。(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美学博士后、艺术评论家、原四川省艺术院院长)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