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街角补衣人
发稿时间:2022-12-18 10:21   来源: 绵阳日报

  □李洋(平武)

  一件可心的上衣被划拉了一条口子,不忍心抛弃。将其洗净晾干后折叠得有棱有角,装进一个精美的袋子,仿佛是刚从店里买回,正待上身的新衣。提着袋子走在街上,目光不停地搜索着补衣摊。知道有安装拉链的,有缭脚边的,有熨衣服的,有洗衣服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补衣服的。抱着找找看的想法,在小城里晃悠。

  已经走了好几条街道了,期待的目标还是没有出现。好在步行是我的长项,没有感觉到累,我还是跟出发时一样迈着轻快的步子继续寻找。可雨不由分说地来了,且来势汹汹。我当机立断,马上在身边的店里买了一把伞,把大雨阻挡在我和袋子里已经受伤的上衣之外。雨是不会打湿我了,可这么大的雨,还会有补衣人吗?我可能会白走一趟了。

  又走过了几条街道,到了一个转角处,一棵大榕树特别显眼,枝叶繁茂,一大片绿荫遮住了一片空地。树根处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写有“缭脚边,换拉链,补衣服”的牌子挂在树枝上。

  赶紧走上前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神情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随着很有节奏感的响声,一条牛仔裤服服帖帖跟着老人的手指在缝纫机上规定区域做着规定动作。为了不打扰老人家,我静静地看着她劳作。“你是要换拉链还是熨衣服?”老人戴着眼镜,两道犀利的目光从镜片里直射过来。“哦,我想补一下衣服,划破一条口子,不知能不能补?”“看到我的牌子没有,我就是做这事的,有什么不能补的?”老人话语干脆利落,手里的活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你先坐坐,马上就给你弄。”确有两个包浆深厚的凳子摆放着,我选了紧靠缝纫机的凳子坐下。

  “我还以为没有为别人缝补衣服的呢,还好有你,要不然我的这件衣服只有丢了。”“怎么没有?我退休以后就干这事了,也算退而不休吧,已经干了好几年了。”“生意好不,辛苦吗?”“生意?我并没有把这事儿当生意啊。退休后能做点事情,说明自己还有用。别人带着疑惑找到我这儿来,很快就高高兴兴地离开,我觉得特别开心,觉得自己还没有老,还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老人言语中带着淡淡的笑意。我真是太小瞧这位气定神闲的老人了。“刚刚不是下大雨了吗,还以为缝补衣服的都收摊了呢。”“我撑起了一面大伞嘛,这伞既可以遮阳也可以挡雨,我今天跟一位顾客有约在先,别人说今天上午会来取衣服的,我要收摊了,别人去哪儿找我取衣服嘛。”

  一番交谈之后,才知道老人是退休教师,喜欢自己裁制衣服,喜欢在夜间看看书,偶尔写写文章。她说她恋旧,刚刚让我坐的那把凳子已经有几十年了,她舍不得丢弃。因为她对那些与她相处久了的东西有着说不清楚的感情,她跟家里那些“老东西”待在一起感觉很踏实。把缝纫机搬出来工作,也是觉得缝纫机跟自己一样,还能干活。

  她说,很多东西修修补补就可以继续用,旧东西有灵性,用着舒服。很多人只喜欢新的,刚到手的东西稍有损坏就丢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补补继续用的,连生活本身也是这样,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了。所以她乐意做缝缝补补的事情。

  是的,人与人之间,我们与生活之间有了伤口,应该懂得修补,而不是留着伤口不处理,甚至做着拉大伤口的事情。要知道修补之后依然美好。

  “看看怎么样?”老人结束了闲聊,将补好了的衣服递到我手上。真是高手啊,几乎是完好如初。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