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记者探一线:一块光学膜片背后的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
发稿时间:2022-12-09 08:18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谷欣电子有限公司光学膜片生产线

  12月7日,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施工人员正在粉刷公寓楼体,不远处的研发楼主体施工已完成,即将封顶。“最迟这个月底,所有厂房便可交付使用。”该产业园A区项目负责人说。

  从启动施工到如今,园区的变化日新月异。立足环视,原本荒置的山头,现已是厂房林立。目前,园区已有5家企业入驻,7家企业拟入驻。

  作为首家入驻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的企业,厂房装修、设备调试、试生产……自今年5月来到绵阳,到9月初正式投产,绵阳谷欣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芸几乎每天都在施工现场。“长虹生产电视机使用的光学膜片,有四成由我们提供。”周芸介绍,厂内两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两万多张光学膜片,不同尺寸的光学膜片被依次装箱,由工作人员清点数量后运往长虹。

  光学膜片是显示器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利用微棱镜结构对光线的汇聚作用,使散射的光线向正面集中,从而为LCD面板提升整体辉度与均匀度。在新型显示全产业链上游,光学膜片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在周芸看来,长虹、京东方等龙头企业的存在,对显示产业的配套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企业将生产线搬到绵阳,不仅能大幅节省运输成本,还能凭借“当天订当天产”的模式节约仓储费用。

  “‘潜力巨大’‘前景美好’”是周芸对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价。作为从事显示产业近20年的珠海人,周芸亲身经历了新型显示产业加速“西迁”,并感受到了绵阳在推动京东方、惠科等显示产业巨头,以及与长虹等本土企业共同构建新型显示产业“聚链成群”的决心和力度。

  除了谷欣电子,欣富瑞、东旭腾达、华尔科技……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闻讯而动、纷至沓来,从前端相关材料配套到面板、模组制造,再到显示终端产品,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格局。

  “行稳致远”成为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关键词的背后,离不开绵阳周密的“谋篇布局”——

  早在年初,为提高招商引资质效,绵阳启动“双招双引”行动,成立新型显示产业招商专班,进一步务实推进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专业园区加速成型。同时深入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出台《绵阳市更大力度促进招商引资10条措施》,支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前三年免税收和厂房租金,后两年费用减半。”周芸对绵阳的招商“诚意”频频点赞,“只要公司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政府就会给予奖励,这么好的政策,明年争取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此外,绵阳大力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下放44项市级权限赋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区两大新型显示产业核心承载区,打开“绿色通道”,基本实现了“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解决A区已入驻企业遇到的问题,协调C区项目建设……近期,高新区项目推进办专职副主任詹泽金用脚步践行“一线工作法”,三天两头往新型显示产业园区跑。“回访、对接,解决企业难题,当好企业‘助产士’,是我们最为紧要的工作。”詹泽金说。

  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绵阳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522.6亿元,同比增长22%。根据绵阳新型显示产业规划路径,绵阳正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思路,深度融入成渝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生态圈。预计2022年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建成全国新型显示产业知名城市。

  (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