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一双慧眼剖成分,一纸结论定病因!绵阳四〇四医院病理科,他们是"医生的医生"
发稿时间:2022-11-24 16:07   来源: 绵阳观察

  标本、玻片、显微镜……它们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是医学院的一堂解剖课,还是一层不染的研究室?在绵阳四〇四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他们的工作就是围绕着一个个标本展开。

  标本经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40道工序后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逐渐露出“马脚”。然后,他们再用“火眼金睛”,抽丝剥茧,凭借扎实的综合诊断能力,找出“幕后真凶”。他们就是“医生的医生”——病理科诊断医生。

1.jpg

  以精准诊断为使命

  他们不负重托

  走进病理科,医生和技师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或端坐在显微镜前,或忙碌在实验中,精致入微,每个细节都反复确认,只为洞悉患者疾病的真相。

  如果一位患者身体长出一个肿块,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炎症性疾病还是肿瘤性疾病?这就需要病理科给予确定性诊断。病理科主任周宁介绍,病理科主要任务是在医疗工作中承担疾病的诊断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给疾病“下定义”,什么病、哪一类型、什么级别、到哪一期,都由病理科进行诊断。周宁说:去年我们遇到一个病例,男性,30岁,大腿肌壁间发现3cm包块,其镜下的组织学图像与免疫学标记都非常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因此外院多家三甲医院诊断为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随后患者做了PET-CT,没有其它发现原发灶,来到我院会诊。当我们反复观察后发现了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无法解释的线索,这些线索指向了另一个与之完全不相关的软组织肿瘤--上皮型滑膜肉瘤,然而伴显著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滑膜肉瘤之前没有报道,最后我们通过分子检测证实了该诊断,因此我们在国际知名临床病理专科杂志《Diagnostic Pathology》首次报道了该疾病。

  对于病理科的医生而言,除了要耐心研究,仔细斟酌。常常也需要争分夺秒,立即做出准确判断。“对冰冻切片做出诊断报告,这是高难度考验。”周宁表示,当外科医生为疑似癌症患者手术时,为判断疾病的性质,手术医师切取了组织,启动术中冰冻程序,然后将专属的标本运送至病理科。收件、取材、切片、染色……病理科医生立即迎战,最终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判读。“一份病理报告将决定手术台何去何从,我们从接到标本到出具报告,最多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这无异于是一场紧张的战斗,我们只能迎战,且必须打赢。”

  以严谨求实为态度

  他们不断学习

  在日常工作中,病理科的医生多数时间都在和标本、文献打交道。“干这一行,必须坐得住。”周宁说,病理最大的乐趣在于帮助临床医生“抓住疾病”。但能否抓地准,这就要求病理科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一颗不断学习,富有探索精神的心。“因为病理的复杂性,即使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而不同的疾病又存在相似的病理学形态。我们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查阅文献才能不被疾病‘迷惑’。”周宁说,

  目前医院病理科团队共有近20余人,诊断医师中研究生学历占比60%,还进行了亚专业划分让成员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医学永远在路上,为了让年轻医生不断成长,科室会积极组织团队一起讨论病理学习,共同查阅文献资料,及时获悉前言医学动态。除此之外,基本功也尤为重要。“病理医生差之毫厘,临床诊断就会谬以千里,我们会引导年轻医生练好读片基本功、疑难病例多请教、与临床科室多沟通。”周宁介绍。

  以医学科研为驱动

  他们展现“硬核实力”

  一个疾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背后,是每一位病理人耐得寂寞、刻苦努力的坚守。近年来,绵阳四〇四医院病理科团队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室主持及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包括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绵阳市卫健委项目等;近三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及录用SCI收录论文4篇,其中影响因子在3.0以上共3篇,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上皮型滑膜肉瘤伴显著的神经内分泌特征及分化;已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1项,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还有一系列处于川内地市级医院前列的先进医疗设备科,不仅丰富了检测手段,更提升了病理科的“硬核”实力。

  采访结束,病理医生们又投入到切片的精准判读和学习上去,想要做“医生的医生”,他们就得更全面、更细致、更慎独,继续在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出精准诊断。

  (曾晨 文/图)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