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守好人类共同家园
发稿时间:2022-11-24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全景

  2021年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绵阳举行

  2021年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体系构建座谈会在绵阳召开

  梓潼县潼江中学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开展研学实践

  2022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网络直播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作出过系列重要论述。

  自2013年5月9日建成开放以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主阵地、抗震救灾精神标识地、文物保护示范地、文旅融合试验地”发展定位,将纪念馆打造成为对外展示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开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基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杨檎 文/图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

  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灾后重建“一馆三地”的核心项目,牵头统揽汶川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地、绵竹汉旺东汽工业地震遗址纪念地、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址纪念地,被誉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全国博物馆(纪念馆)行业中,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属于比较年轻的“后辈”,但在2020年12月年,它在国家三级博物馆基础上实现跨越式进步,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由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综合评议,并以打分方式产生的博物馆最高等级划分,四川全省仅有12家,绵阳市仅此一家。年轻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能获此殊荣,得益于近年来该馆充分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积极对标全国博物馆(纪念馆)最高标准奋起直追,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

  一直以来,地震纪念馆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所有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集中展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好,传承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切实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政治责任。

  2021年9月,抗震救灾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首批伟大精神,荣誉与责任的双重鞭策,给了地震纪念馆更大的动力。全力保护地震遗址,全面征集地震文献实物资料,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大力传承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积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性化服务社会公众,地震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以及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35项荣誉。

  牢记嘱托

  科学保护人类共同遗产

  2020年以来,连续几年的暴雨洪灾给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河堤和过境道路造成严重损毁。每次灾情发生后,地震纪念馆第一时间积极组织全力抢险,在确保社会公众无一人伤亡的基础上,迅速开展道路抢通、淤泥杂物清理和配套设施重建,并以最快速度重新全面恢复对外开放。

  这样的抢救与保护,对地震纪念馆来说,已是常态。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周边还有垂直位移高达10.5米的沙坝地震断层遗迹、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这些都是纪念展示、科学研究、防震减灾教育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的嘱托,地震纪念馆按照“原真性、可逆性、分级分类、最小干预”原则,十年来分别实施了老县城周边山体地质灾害治理、水系疏通工程、震损建筑应急支撑加固以及环境整治工程。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区共266公顷,有文保建筑127栋,重要事件地5处。”地震纪念馆负责人说,十年来,北川老县城区域发生数次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河道河床不断抬高。地震纪念馆克服困难,对河道全面疏浚4次,建设防泥石流闸坝26个,治理地质灾害30余处,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威胁遗址安全。同时,对文保建筑进行全天候监测,全面实施防风化、防锈蚀、防倒塌处理,建立数字档案,完善“身份信息”,文保建筑保护良好。在沙坝地震断层遗址、唐家山堰塞湖遗迹实施了保护性工程,为地震地质科学研究留下宝贵的现场资料。

  坚守初心

  时刻不忘国家大馆社会责任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不断丰富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库。坚持将文献实物资料作为立馆之本,与时间赛跑,面向国家有关部(委)、军队、极重灾区以及援建省市等,常态化开展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和口述史抢救征集工作,不断丰富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库。截至目前,馆藏地震文献实物资料达72万余件(套),经专家审查鉴定,有珍贵文物81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2件(套),二级文物22件(套),三级文物37件(套)。建设了标准文物库房9间,通过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确保了文物存放安全,目前正在实施文物库房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口述史采访录制60组。如今,纪念馆仍在大力加强文献实物资料学术研究,深入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不断丰富藏品内涵。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不断增强陈列布展能力。馆内基本陈展《山川永纪》集中展示了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组织起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为充分发挥藏品作用,2018年5月成功实施主馆局部改陈工作,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震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借鉴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强化临展巡展策展能力,每年至少推出临展6个、巡展8场次。开馆以来,地震纪念馆已策划实施临展16个,同时开展巡展28场次,观众达近百万人次。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扎实推进学术研究成果转化。重视学术交流,牵头举办了“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座谈会”“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体系构建座谈会”等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兄弟场馆负责人、新闻媒体朋友为地震遗址保护、场馆功能发挥出谋划策,形成了“绵阳共识”。筹建了“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与绵阳师范学院共同完成了10余项课题研究工作。与中国台湾9·21地震教育园区等24个单位(学校)建立了学术研究长效机制,共享研究成果,为场馆功能发挥提供了理论基础。积极参加各级学术会议14次(国际性会议2次、全国性会议10次、省级会议2次),其中5次参加主旨发言。鼓励指导员工发表论文17篇,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9个。创办《红色场馆工作通讯》,与绵阳电视台联办《科教新报》,出版《阳光下成长》《致敬最美奋斗者》《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口述史》《山川永纪—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基本陈列图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工作纪实—2021》等书籍。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倾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始终把握“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主线,深入挖掘灾难发生时抢险救灾的悲壮故事,抗震救灾中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灾后重建中奋斗奉献的“亮剑”精神,逐步形成“看+听+X”的宣传教育课程。坚持“专兼结合、以专为主”原则,通过“内选外引”方式,强化讲解员队伍和理论宣讲队伍建设,打造新媒体矩阵,连续举办八届“地震纪念馆杯”系列活动,不断做优做响“七进”等主题活动,不断做实做细9个国家基地和29个省市基地牌子,开创了我市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小学研学旅行领域的新实践。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大力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创办了《红色场馆工作通讯》,累计举办主题教育活动131场次,举办专题讲座436场次,开展“七进”活动192场次,连续8年举办“地震纪念馆杯”征文、绘画、短视频比赛,2021年还承办了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同时,还打造出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的讲解(社教)员队伍,讲解员朱正男和羊芳分别获评第一届和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形象大使称号。

  聚焦中心

  高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十年来,地震纪念馆不断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大力提升开放接待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计接待社会公众超2100万人次,每年平均接待160万人次左右,去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年接待量也突破了100万人次。

  如今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不仅早就完善了WIFI覆盖、智慧导览、智能留言等设备,老弱病孕残群体人性化服务设备齐全,还专门建设了志愿者服务岗亭,为社会公众提供咨询、开水、应急医疗等服务。同时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动,实行24小时全天候安防智能监控、定时巡逻,开馆至今,没有发生交通、消防等方面安全责任事故。新冠疫情期间,更是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实行社会公众扫码进馆、佩戴口罩参观、限定参观人数等防疫规定,并与当地卫生部门联动,完善防疫应急处置预案。

  同时,地震纪念馆积极按照绵阳“一个核心枢纽、三条精品线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全市文旅经济发展新布局,大力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充分结合大爱文化、感恩文化、党性教育等特点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周边一大批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纪念馆文创产品开发也初见成效,迄今已研发和生产了一批体现羌族民族特色、体现大爱感恩等主题的文创产品共计3个系列300余种。202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被评为十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品质。

  守正创新

  积极探索新媒体宣传实践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汶川映秀镇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开展新媒体宣传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纪念馆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转换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向,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丰富线上数字文化服务,推出网上精品课程,充分发挥纪念馆的教育宣传功能,尽一切所能满足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5月12日,在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和全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地震纪念馆对基本陈展《山川永纪》和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进行讲解直播,直播在央视频、抖音、新浪微博等12个平台同步进行,向网友讲述了汶川地震后所创造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三大奇迹,观众峰值高达1005.2万人。4小时平台直播结束后,根据网友的呼吁,纪念馆再次在官方抖音号直播了第二次讲解。

  为更好地发挥自身功效,纪念馆还常态开展了五大系列的线上活动。

  一是开展“宅家抓学习·钉钉线上课堂”。利用疫情防控在家儿童较多的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推出了“钉钉线上课堂”活动,邀请法律、文博、健康、心理等各行业专家授课,开设《团结一心抗疫情—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文物保护技术》《党史故事分享》等课堂55场,参与人数2万余人。

  二是开展“云游博物馆·宅家看展览听展览”活动。通过喜马拉雅、抖音、微视、快手等平台,将重点文物故事、地震故事、历届地震纪念馆杯优秀作品临展等内容,通过音频、短视频、图片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展现,让这座国家级地震纪念馆成功地走进了全国网友视野。其中《汶川十二周年》在新华社、封面新闻等媒体的抖音号播放,观看热度高达2216.3万人。

  三是开展“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大型口述史”活动。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口述史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时,中宣部下达的一个重要项目。疫情防控期间,纪念馆将每一组口述史剪辑成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和1分钟的精华篇,并生成二维码,可扫码观看,目前仍在持续推广更新当中。

  四是开展“点赞,我身边的正能量”活动。挖掘身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事迹、奋斗在一线的讲解员、安保人员、医护人员等普通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拍摄成短片,作为公益广告在各短视频平台上播放。

  五是开展“防灾减灾系列短视频”宣传活动。地震纪念馆是国家防灾减灾教育基地,肩负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国家教育基地,地震纪念馆挖掘了地震、火灾、洪灾、交通事故等各大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知识,用短视频的方式,向公众讲解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互救,极大提升网友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三力”齐发

  为未来更好地守护历史

  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地震纪念馆未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统筹推进新时代地震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地震纪念馆负责人表示,纪念馆将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要求,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注重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和文化遗产持续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提升纪念馆公信力。深化场馆改革,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作用。加强队伍素质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人员业务能力。推动内部人员素质结构优化,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效率。推进场馆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各项工作,加强行业自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经常性自省自查。

  进一步增强底蕴,不断提升纪念馆文化力。持续进行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征集,完善藏品体系,加快构建“5·12”汶川特大地震资料库。妥善保护地震文物,加强藏品管理,探索地震藏品管理模式。加强藏品研究,深度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和蕴含信息,借鉴当代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展览、出版物及相关拓展活动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研究成果。加强与科研院所、学校、机关单位联系,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谋发展,促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教育学、防灾减灾、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

  进一步强化服务,不断提升纪念馆亲和力。抢抓“博物馆+旅游”机遇,在“文旅融合”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不断提升纪念馆展览展示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地震亲历者口述史采访制作,不断提质升级陈列展览。探索将地震纪念馆资源融入学校教育,持续做好“七进”活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防灾减灾科学普及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人性化设施。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