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梓潼
【梓潼】突出“四早”栽播小春农作物50余万亩
发稿时间:2022-11-23 08:55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2023年小春生产,梓潼县按照“六稳六保”总体要求,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原则,通过“早谋划、早宣传、早准备、早行动”,推广新技术,选好新品种;推广有机肥,提高竞争力;推广金融“贷”,助生产“提速”;

  潼江河谷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万亩油菜基地

  仁和镇秋树村小麦油菜基地

  2023年小春生产,梓潼县按照“六稳六保”总体要求,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原则,通过“早谋划、早宣传、早准备、早行动”,推广新技术,选好新品种;推广有机肥,提高竞争力;推广金融“贷”,助生产“提速”;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和“代耕、代种、代收”等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难题,提高土地产出率。目前,组建11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托管土地15000多亩,推行“三代”社会化服务超过50%。全县24.5万亩小麦和27.7万亩油菜已经栽播结束,目前已经进入田管阶段。

  □林忠伟 文/图

  推广新技术选好新品种

  “2023年小春生产,梓潼县结合品种审定(登记)信息选择适宜本地推广的品种,积极引导种植户按照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种植,增强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意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收。”梓潼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龚雪芹说。

  梓潼县突出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和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五良”配套,着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高效集成技术,改善主导品种不突出的现状。该县遴选出2022-2023年度小春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包括川麦93、川麦68、绵麦827等15个小麦优良品种,龙庭300、德新油88号等“双低”品种24个,绵油328、绵油309、绵农油68等“高芥”品种3个。推广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油菜壮苗免耕移栽高产高效技术、油菜少(免)耕轻简化直播技术、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稻茬麦免耕机播高产栽培技术等20余种农业生产技术,主推品种到位率达98%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6%以上,基本实现播种面积技术服务全覆盖。与此同时,该县坚持项目引领,推进高产创建,带动全县粮油增产。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依托“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产油大县示范县等重点项目,新建产油示范基地10万亩。

  推广有机肥提高竞争力

  “从大春收割开始,公司就派出技术员走进田间地头,对土壤进行采样,生产适合该片土地需要的有机肥,提高农作物品质。目前已销售5000多吨。”四川省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宝说。

  梓潼县是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该县按照化肥使用“零增长”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有机水果、有机粮油、有机畜禽、有机中药材”四大产业,通过技术引领,测土配方,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地”提供保障,目前全县有3家有机肥厂。

  “现在使用农资非常方便,老百姓把种植农作物品种、面积报告给农资经销商,他们就会把需要的种子、农药、肥料送到家门口,减少生产成本,目前自己又卖了两吨肥料。”演武小亭村村民邓有兴说。

  梓潼县在乡场镇或离乡场镇较远的村社开设连锁农资经营店,农户只需一个电话,农资“货郎”便把农户所需农资送到家门口,有效缓解了农户买、运难问题,且大部分农资货郎都免收运费。与此同时,这些农资“货郎”还肩负着“农技员”的使命,对田管中发现的病虫害会及时进行诊断、报告。“演武镇从8月开始,采取不定期方式,对经销店农资保质期、生产日期、进销货台账进行检查,以确保群众买到放心的农资产品。”演武镇农业执法人员曾欢说。

  2023年小春生产,梓潼县按照化肥使用“零增长”的总体要求,从生产企业到销售企业,都积极推广生物有机肥,增幅在15%以上。

  推广金融贷“提速”助生产

  潼江两岸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水利设施齐全,种粮食可谓是得天独厚,是“中国好粮油”生产基地。“合作社在潼江两岸流转土地2200多亩,主要用来种植小麦和油菜。今年小春生产,梓潼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农业贷款,解决购买肥料、种子所需资金,非常方便。”梓潼县许州禾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文友说。

  从8月份开始,梓潼农商银行便组织各支行工作人员,走村串户,访农户谈农事,深入乡村调查摸底,了解金融需求,优先安排信贷资金。针对小春备耕农时短、资金需求急、缺少有效抵押物等特点,结合农贷特点为农户、农企“量体裁衣”,定制特色信贷产品,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目前,梓潼农商银行投入小春生产信贷资金超过一亿元。“为提高放款效率,梓潼农商银行还开辟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农商银行信贷人员上门收集资料,上门办贷,简化流程,为群众上门提供春耕信贷、现金存取和转账等服务,减少中间环节和客户等待时间。”梓潼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涛说。

  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生产中,梓潼县各金融系统始终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思路,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加大服务创新和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小春生产,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谱写幸福美丽乡村新画卷。

  推广社会化服务到田间

  黎雅镇西安村探索“1+N”社会化服务模式,“1”即1个联合社——富黎安股份专业合作社,“N”即由联合社结合群众需求,统一土地流转,并提供N种农业经营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今年小春生产,联合社为群众翻耕土地11000多亩,机播小麦2000多亩,节约成本近20万元。”西安村党总支书记王希斌说。

  梓潼县依托禾稼欢农机专业合作社、禾通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提供耕、种、管、收、储及依托“陈家河”品牌销售“一站式”“全程化”农业生产服务,实现土地全托管2200余亩,半托管4000余亩,有效解决由于农村生产分散导致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农资购买、农技服务、产品销售等不便问题。

  梓潼县有三分之一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秋种劳动力缺乏。为此,该县按照“政府牵头、企业主体、农户自愿”原则,支持和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购买农机具、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并采取人员、精力、财力和时间“四集中”的办法,对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犁田翻耕、整地备种播种,一应俱全,有序开展,加快播种速度,保证播种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梓潼县涉农部门和农机经销商抽出技术过硬的50多名技术人员联合组成‘农机110’服务队,积极开展进村入户‘送技术、送服务到农户’便民服务活动,帮助检修机器故障,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顺利。”梓潼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