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全省最美农村路锁桂路:"彩带"绵延山水间,乡村振兴谱新篇
发稿时间:2022-11-21 08:5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1月20日,记者驱车行驶在这条美丽的公路上,冬日暖阳透过道路两边黄的绿的树木投射在黑色的路面上,形成一道道斑驳光影。沿途树木、村居、溪流、群山静静地向后退,时不时从山崖边上跳出来的一抹红色,点缀得山水画卷更具诗意。群山相对、峻岭巍峨、流水潺潺、公路蜿蜒……到处是美不胜收的画屏,让人神清气爽,如同在一幅多彩的画卷中畅游。

  锁桂路,新近上榜全省最美农村路。

  11月20日,记者驱车行驶在这条美丽的公路上,冬日暖阳透过道路两边黄的绿的树木投射在黑色的路面上,形成一道道斑驳光影。沿途树木、村居、溪流、群山静静地向后退,时不时从山崖边上跳出来的一抹红色,点缀得山水画卷更具诗意。群山相对、峻岭巍峨、流水潺潺、公路蜿蜒……到处是美不胜收的画屏,让人神清气爽,如同在一幅多彩的画卷中畅游。

  

QQ截图20221120145454.jpg

 

  XB18锁桂路起于锁江羌族乡解放村,经油房坝、唐家湾、马桑湾、锁江羌族乡大印、磨石沟、杜沙坝、黄坪村,止于豆叩羌族乡茶香村,是锁江、豆叩的主要交通要道。

  “锁桂路是豆叩羌族乡与锁江羌族乡的连接线,是外界进入锁江羌族乡的门户,全长15公里,路域环境整洁优美,波形护栏、标志、标线、标牌设置齐全、规范。”平武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锁桂路以前水毁严重,不好走,严重制约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锁桂路打造,从2020年开始,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脑海中不自觉地冒出这些诗句。站在高处看去,现在的锁桂路宛如一条舞动的彩带,沿着河流,顺着山势,缠绕着村居,串线成珠、联网成片、纵横交错,把沿途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方风貌连缀在一起,美不胜收。

  

QQ截图20221120145505.jpg

 

  “10月份行驶在这条道路上,道路两边和前后,全是漫山的红叶,美艳得无法形容。”经常到锁江羌族乡购买厚朴的成都客商洪春燕说。锁桂路的漂亮,不仅在沿途的景色,更吸引外界的是锁江羌族乡和沿途乡镇的特色产业。

  茶叶、康养旅游和厚朴是锁江的三大特色产业。锁江羌族乡素有“中国厚朴之乡”称号,年产鲜厚朴皮3650吨,产值1095万元;年产厚朴叶1000余万张,产值200万元;年加工厚朴杆9000余立方米,产值450万元;以厚朴枝条和厚朴杆加工废料为生物原料的生物质燃料,年产值达200万元。锁江羌族乡有关干部介绍,“锁桂路在锁江境内大约14公里,是锁江沟通外界的主干道和生命线。27万亩厚朴和10多万亩茶叶就是通过锁桂路走出深山、进入市场的,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商家也是通过锁桂路来到锁江康养旅游、洽谈合作。”

  豆叩羌族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因“龙州青丝”茶进贡朝廷被誉为“贡茶之乡”。现有茶叶基地20225亩,茶叶年产量2400余吨,其中可作为旅游观光基地的标准化茶叶基地11000亩,是闻名遐迩的茶叶之乡。锁桂路经过的茶香村,打造成了茶香小镇,农户收入看得见。农户流转集体土地每亩每年500元,一次性收益三年租金33万元;部分农户将房屋出租给企业,一间房屋获得每年1.2万元左右的收益;当地农户在经营企业务工也增加了收入。到目前为止,带动20万余人次进入茶乡豆叩消费,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

  

QQ截图20221120145517.jpg

 

  锁桂路是平武县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民生工程,极大地解决了锁江羌族乡交通与过境交通瓶颈问题,有效发挥九绵高速公路的辐射带动作用,方便群众出行,对下一步平武康养小镇打造、果梅产业的延伸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招商引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行更方便、安全,生活环境更加美丽,与外界交流增强,就业渠道增多、收入增加……”豆叩羌族乡有关干部对锁桂路的“美”有着独特的认识。

  (叶鑫 绵报融媒记者 刘毅 文/图)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