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妈妈农场”欢乐多 困境孩子笑开颜
发稿时间:2022-11-15 09:5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在北川东升村,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家”——大鱼公益“妈妈农场”。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该农场重点关注困境儿童成长,通过驻校社工、事实孤儿照护、困境母亲关注、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等项目,陪伴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改变观念、自力更生。

寓教于乐学习消防知识

  本报讯(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文/图)在北川东升村,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有一个共同的“家”——大鱼公益“妈妈农场”。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该农场重点关注困境儿童成长,通过驻校社工、事实孤儿照护、困境母亲关注、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等项目,陪伴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改变观念、自力更生。

  “老三、五妹、七妹、幺幺……洗完手就开始吃饭!”近日中午,记者刚走进大鱼公益“妈妈农场”,便听见一阵吆喝声。进入“妈妈农场”,只见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其中一名孩子开心地说:“肖妈妈做菜的手艺是越来越好,太香了!”被孩子们称为“肖妈妈”的肖静辉笑着说:“别打趣‘妈妈’了。你们都好好吃饭,然后检查一下住校的生活用品以及书和作业带齐没,一会叔叔送你们去学校。”

工作人员给孩子洗头

  记者采访了解到,住在“妈妈农场”的20多名孩子,与农场里的7名“家长”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成了彼此间最亲的人。这些孩子根据进农场的先后顺序取的小名。五妹的母亲因病一直在住院治疗,她的父亲患有帕金森症,五妹因担心父母整天忧心忡忡。“妈妈农场”负责人“高爸爸”和七位“妈妈”经常帮她排解心事,慢慢的,五妹的心发生了变化,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在这里生活的小军,因其父母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变故,他的婆婆爷爷也70多岁了。因为那场变故,小军的性格变得敏感且内向。如今,在“妈妈农场”里生活3年多了的他,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

  记者采访了解到,住在这里的每个孩子,周一到周五住校,周末和假期就回到这里的“家”。在“家”里,农场的工作人员会督促或帮助他们洗澡、洗头、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孩子们还可以在“家庭联谊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分享自己学校的趣事;他们一起游戏、劳动、种菜、骑行……假期还有露营、玩水、晚会、乐队等各种活动,有的还有老师志愿者指导。大家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据介绍,“妈妈农场”是我市民政部门通过购买服务及该公益组织链接妇联、团委、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资源,为困境孩子建立的“家”。

  为了让这个“家”更加温暖,大鱼公益“妈妈农场”建立了居住宿舍、公共服务区、特色广场、户外运动功能区、农田等。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有自己的空间,实现居住梦想,还请了设计师把农场做了大改造,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小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大鱼公益“妈妈农场”是公益性农场,通过民政项目、社会企业、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支持服务系统等方式,为困境孩子提供经济、情感、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支持。“妈妈农场”还通过为多位困境母亲提供工作岗位、与学校老师达成合作,派出志愿者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坊、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支撑孩子们的支出等,取得良好效益。未来,农场还将进一步拓宽资源,同时,多方探索经济支撑,让孩子们的生活更美好。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