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全市存贷款迈上万亿新台阶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发稿时间:2022-11-15 09:25   来源: 绵阳日报

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投融资对接会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这十年,金融资源纷至沓来,32家银行机构扎根绵阳,惠及民生;

  这十年,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全国百佳千佳网点竞相绽放,稳步提质;

  这十年,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首创首笔首批先试先行开花结果,动力澎湃;

  这十年,金融赋能成效显著,存贷款规模首次迈上万亿新台阶,全省第二;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十年,在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我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存贷款总量稳健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控水平不断强化,不断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调研四川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党建为根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业务融合创佳绩

  党建是根,业务是树,根深才能树壮叶茂。近年来,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按照中央、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的“六有”目标,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下,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先后荣获四川省省级文明单位、成都分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文明行业、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规模是衡量城市能级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存贷款规模,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吸纳能力。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绵阳金融业再创佳绩,截至9月末,我市存贷款规模已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省除了成都以外首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标志着绵阳金融实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调研三台杜智华农业公司

  民生为本

  夯实金融强供给 服务实体提能级

  近段时间,在“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冲锋号角下,全市各重大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正不停地加速度、赶进度。今年1至9月,我市重点项目已授信449亿元;截至9月末,省市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76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只是我市金融供给更强更优的缩影,事实上,从重点领域到百姓生活,从重大项目到民生实事,10年来,绵阳金融业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资源越聚越强,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政策引导不断强化。近年来,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撬动作用,为稳定绵阳市宏观经济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推动“总量稳定增长、结构稳步优化、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1-9月向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100.4亿元,余额103.5亿元,支持各类主体5200余户,有效撬动绵阳市“三农”、民营、小微贷款增长。截至9月末,全市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723.978亿元,同比增长16.45%,较年初新增446.55亿元,同比多增72.34亿元。同时,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价格引导作用,为法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低利率资金流向小微、民营等薄弱环节,持续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1至9月,全市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0%,同比下降44个BP。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不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稳步优化信贷结构。包括:加强“天府融通”等平台推广,引导银行机构加强线上申贷审贷平台建设,实现企业线上一次申请,灵活用款,陆续推出“小微易贷”“e抵快贷”“经营快贷”“普惠E贷”等纯线上普惠小微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持续推动“稳企业保就业”“服务零距离,融资大畅通”“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等系列金融服务专项活动,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巩固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服务机制,推动建立授权、授信、尽职免责“三张清单”,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长效机制。

  截至9月末,全市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涉农、民营、制造业中长期、普惠小微等领域,分别较年初新增193亿、105.78亿、71.6亿和78.75亿;全市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3.09%、85.66%、77.9%。

  ——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稳增长稳就业的要求下,加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为此,人行绵阳中心支行增强责任担当,迅速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政策宣讲和部门联动,让市场主体及时准确知晓、会用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支煤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阶段性政策工具加快落地。牵头组织开展“行长跑流程、金融为民解难题”“三访三问三送”等金融服务专项活动,送金融支持政策到一线,落实优化延期还本付息、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强化对受困行业、企业的信贷支持。

  今年1-9月,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1475户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43.35亿元;9月末,上述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6.86%、24.86%、57.37%和21.19%;累计为6574户普惠小微市场主体延期62.91亿元;通过减费让利为12.9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5703万元。

调研盐亭亿尚农业旅游开发公司——七里花香现代农业园金融支持情况

  创新为擎

  科技创新添动力 赋能发展增活力

  近日,工信部公布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我市新增12家企业,复核通过1家企业。至此,我市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数量稳居全省第二。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成为全省第一个GDP迈上3000亿台阶的地级市。

  累累硕果背后,源于科技名片下的绵阳金融创新勇立潮头、竞相奔涌。

  ——金融创新体系更完善。近年来,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不断推动成、绵两地联合申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落实《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十条措施(试行)》及《实施方案》,实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发挥政策合力,构建涵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截至9月末,绵阳市名单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72.06亿元,较年初增加76.96亿元,同比增幅32.16%。其中,信用贷款余额247.84亿元,占科技型企业全部贷款的比重52.5%。

  ——金融创新成效更凸显。通过建立核心企业名单库,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构建了以长虹、九洲等为核心的24条线上全流程融资链条,实现了全国首创“应收账款融资绵阳模式”,为近400家供应链配套企业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累计实现应收账款融资2917笔,金额595亿元,被列为四川省全创改革推广工作经验、四川省产业金融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并全国推广。集成科技型企业设备仪器共享平台,创设“政府+平台+银行”风险共担合作模式,全国首创“银行与企业风险共担仪器设备信用贷”,较好地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设备购置(租赁)的资金需求,获得国务院全面创新改革肯定并全国推广,累计支持14户科技型企业获得融资3846万元,丰富了“绵阳经验”。

  ——绿色金融创新结硕果。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推动印发《绵阳市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实施意见》,指导绵阳市商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于2020年7月20日正式成为全国第五家、四川第一家“赤道银行”。同时,积极参与全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首批试点,成功办理全省首批碳减排票据再贴现、全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银行承兑汇票。截至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同比增长77.9%,高于全省39.3个百分点。基于企业环境信用评级的“环保贷”更是荣获全省绿色金融劳动竞赛支持实体类一等奖。

全市创业担保贷款推进工作会

  生态为源

  营商环境再提升 金融生态更优质

  金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风雨露”。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我市金融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金融生态,提升金融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21年,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全省排名并列第一。

  ——便民工程建设加速建设。“抓绑卡、促民生、扩商户”,推动供需双向发力,助力市场做大做强,新增绑卡用户数、活跃商户数和移动支付交易笔数排名在全省地市级城市中均位居第一;优化受理环境,覆盖百姓民生,推动在公用缴费、批发零售、餐饮旅游、医疗健康、校企园区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先后建成了一大批群众满意度较高的优质受理商户群体;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鼓励开展刷卡手续费优惠,支持小微企业跨行转账、银联汇款手续费减免,让消费市场更具活力;践行支付惠民理念,连续6年开展公交客运优惠乘车活动,连续3年开展乡村客运购票随机立减活动;2022年消费券活动吸引全市1600家商户参与,发放消费券16.3万张,累计补贴1000万元,实现银联侧收单交易1.56亿元;“畅行巴蜀·金融IC卡交通便民工程”加速建设,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主城区上线公交全支付系统,实现城区和有公交运营的县域全覆盖,极大方便了群众公交出行;丰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公交银联支付交易规模位列全省前茅;推进“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全国试点,指导绵阳市商业银行在人脸支付领域开展了有益尝试。

  ——外汇管理改革持续深化。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企业汇率避险支持政策,全市外汇套保签约金额超4亿美元,有力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汇率双向波动风险;大力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累计为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3453笔、金额12.4亿美元,企业外汇资金结算效率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有效落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措施,实施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落地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企业多笔外债共用外债账户等多项创新改革措施,便利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场景应用,便利企业跨境金融服务,辖内外汇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相关融资业务2765.29万美元。

  ——征信互联互通扎实推进。推动天府信用通平台与“绵企通”、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国“信易贷”互联互通;开展红白名单企业激励和培育,评定红名单企业142户,成功培育白名单企业59户,67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信贷支持;增设征信代理查询网点,布设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26台,实现了绵阳市人行系统、城区人流集中区域查询服务全覆盖,并指导8个代理查询点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开通节假日查询服务,提供非工作日查询延时服务、暖心服务。

  蹄疾步稳促发展,海阔潮涌扬新帆。新的征程上,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展新金融风帆,在时代浪潮中拼搏奋进、行稳致远,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持续注入金融“活水”。(绵报融媒记者 唐甜)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