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夏克斌:1996年的月光
发稿时间:2022-11-13 09:17   来源: 绵阳日报

  □夏克斌(平武)

  抬头望,夜空如洗,月华如练。我喜欢皓月当空,它带来的不仅只是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充斥于胸的辽阔和悠远,还有那难以磨灭的记忆。我经常想起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想起那两个趁着月色翻山越岭、匆匆赶路的少年……

  1996年,我在平武中学读初二。国庆前一天下午,学校放假了。我和读高一的伟,在四点半前跳上了县城发往绵阳的客车。家,在距离县城35公里的高村乡。

  由于节前安检,五点钟才发车。到达古城镇场镇——我们下车的地点,已五点半了。我们要从这里开始,花三个多小时,走一条长长的山路回家。为了节省车费,我和伟在这条路上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从场镇大街出发,拐出一条老巷子,老远就望见了古城初中。伟在这里念的初中,毕业考上了省城一所中专,这意味着可以跳出“农门”,这是很多农家孩子的梦想。不过,伟最终放弃了这个让绝大多数同龄人羡慕的机会,选择到平武中学读高中——他有一个走进大学的梦想。我当时在平武中学读初中,虽然不同级,但我们住在同一个宿舍,一起学习和生活。我和伟从小一起长大,两家相隔只有几百米远。

  伟望了学校几眼,眼神饱含感情,但没有停步。很快,就路过民权村张家湾,这里有一大片稻田,满眼金黄。大人们正挥舞镰刀,忙碌着收割金灿灿的稻子。

  走过一座摇摇晃晃的铁索桥,到了朝阳村地界。穿过一条狭长的河沟,就开始爬坡了。这里小地名叫龙嘴,大人们说地形像龙的嘴巴。我和伟曾反复观察,也没看出具体形状。爬上龙嘴,沿着苏家坝过走一段长长的小路,就来到了老垭山脚下。我们要翻过这座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再下到山脚,才能到家。

  山很陡峭,崎岖狭窄,没走一阵就开始喘气。太阳的余晖落在山头,满山一片金黄。晚霞涌上天边,红的像火。地里的玉米已掰完,黄澄澄的黄豆正等待收获,成群的山雀在绿意盎然的红薯藤上蹦跳。几个牵牛回家的大人,见到我们后,有些诧异:“在古城初中念书的学生都翻山回家了,你们是从平武回来的吧?走快点,莫摸黑。”他们并不认识我们,但对于我们这样走山路回家的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乡上在古城初中读书的农村学生,大多数会背着背篼,装着书本、大米和腌菜,往返于这条山路求学——这是这条山路一道特别的风景。

  半山上是成片的青杠树和灌木林,已是层林尽染。路旁彩林掩映下,有一眼浅浅的水井,我们用手捧起井水喝了几口,清凉中透出一丝甘洌,顿时神清气爽。在水井旁的树丛中,我们发现了几串熟透了的八月瓜。敲下两个,取出瓜瓤,边走边吃。这种野果籽多肉少,但香甜可口。我们把籽吐到路两边的山林里,希望来年可以发芽生长。

  天色越来越暗,我们有些着急,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

  在山顶,我们坐在草坪上歇气。山的另一边,就是我们的家乡。我和伟的家,就坐落在山下的平坝。在这里,我们曾多次眺望远方,可层层叠叠的大山,挡住了远眺的视线。我和伟,从没有走出过大山。我们想像,山的尽头,一定是多彩的世界。

  暮色来临,天黑了。远远能望见山下模糊的灯火,山下的田野、村落隐隐绰绰。我和伟毫无准备,没有任何可以照明的工具。除了害怕,还有一丝恐惧——虽然曾多次走过这条山路,但从没有遇到过摸黑赶路的情况。

  慢慢的,月亮升了上来。虽不是满月,却又大又亮。月光如水,铺天盖地,弥漫山野。明亮的月光,让我们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减轻了对黑夜的恐惧。

  我们惊喜地发现,月光下,整条山路能清楚地延展出来!我们决定下山,伟让我在前面走,他走后面。我知道,他是担心我害怕。

  山上安静极了。安静得听得见微风拂过的声音,听得见飞鸟掠过的声音,听得见树枝晃动的声音,听得见沙沙作响的脚步声。山路依旧狭窄崎岖,我们开始走得很慢。慢慢的,眼睛适应了月光,渐渐加快了脚步。

  “我们唱首歌吧。”伟说,“免得害怕。”

  我们唱起《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外婆的澎湖湾》《星星点灯》……歌声驱赶了恐惧,脚步也越来越轻快。

  “我们背背带有月字的诗歌吧。”唱累了,我提的建议让伟又兴奋起来。“床前明月光”“明月几时有”“燕山月似钩”“明月松间照”“月出惊山鸟”“明月何时照我还”……背出最后一句时,已走了长长一段路。

  “再说说愿望吧。”歇了一阵,伟又提了一个建议。他说:“我想读军校,既能穿上军装,又能给家里减轻负担,多好!”

  “我想当记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我喜欢每天到高中部楼下的阅报栏读报,梦想长大当一名记者。自己的文章能变成铅字,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

  抬起头来,发现月亮总是跟着我们,如同在天上给我们点灯。心情越来越轻松,仿佛感受到月光从树木、草丛、花朵和空气中渗出,甚至觉得自己心里也有一轮明月。

  回到家,月亮正好在家门前。

  推开门,灯光明亮而温暖。正在剁猪草的母亲既诧异又惊喜,眼里有泪花闪动。母亲马上洗了手,给我热了香喷喷的饭菜。

  屋前的院子里,月光满地。几只萤火虫在屋旁瓜架下飞舞,若隐若现。院旁的小溪,闪着银色的碎光,淙淙地流淌……

  两年后,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的一所军校,学习土木工程专业。一年后,我如愿走进初中部对面的高中部。再后来,进入报社担任记者,圆了在报纸上发表稿子的梦想,成为人生历程中一段宝贵的回忆。

  那晚的月光,那么皎洁明亮,那么令人难忘——它照亮了两个农家少年回家的路,点亮了他们前进的光,照亮了他们的信念、坚持和梦想……

  编辑:谭鹏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