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涪城法院:法官调解促和谐 消除居民“心头病”
发稿时间:2022-11-08 10:30   来源: 绵阳晚报
  摘要:“谢谢你,孙法官!拿到这个协议,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近日,绵阳市民谢阿姨和小区以前的部分居民一起早早来到社区办公室,当他们从法官手中领到协议书后,不停地道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切还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

  谢阿姨从法官手中领到“协议书”后非常开心

  “谢谢你,孙法官!拿到这个协议,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近日,绵阳市民谢阿姨和小区以前的部分居民一起早早来到社区办公室,当他们从法官手中领到协议书后,不停地道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切还要从12年前开始说起。

  ■周兰兰绵报融媒记者邓勇文/图

  拆迁安置费成闹心事

  2010年底,谢阿姨等63户居民与某公司签订了拆迁还建协议,协议约定:由公司对谢阿姨所属小区房屋进行统一拆迁、开发还建,安置费按实际测绘建筑面积统一标准发放,过渡安置费每年发放一次,发放时间为每年1月份,发放标准根据房屋面积确定。协议还对交通补助费、老年人补助等进行了明确。

  协议一签订,大家开始还高高兴兴忙着搬家,期待着新房尽快建好入住。可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并没有朝着大家期待的方向发展。

  开始几年,公司按照协议按时支付了大家的过渡安置费和交通补助费等,但到了2017年1月,本应支付居民们一年的相关费用,公司却只支付了3个月,想到可能是该公司暂时有困难,大家表示理解。但这一拖就是整整1年。

  2018年,谢阿姨在与该公司协商未果后,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涪城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公司支付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过渡安置费、交通补助费等。法院判决后,公司按照判决结果支付了相关费用。然而,由于2018年3月之后的相关费用一直未按时支付,谢阿姨等居民无奈之下再一次对其起诉。经历了两次判决,谢阿姨也深感疲倦,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房子拆不了,就别提新建,但房子产权手续又押在公司,如果有其他公司想来开发,也根本没办法,自己也无法处理房子,且房子闲置了这么多年,也比较破旧了,面对眼前的这一系列问题,谢阿姨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别提有多烦恼。

  法院调解让居民满意

  2022年,谢阿姨等30余户居民将该公司告上涪城法院,要求公司还原房屋原状、退还房子产权手续。这起案件到了法官孙静手中,而他恰好是前两次谢阿姨起诉该公司案子的承办法官,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孙静第一时间意识到,这起案件决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也不能就案论案,如果解决了这三十多户居民的事,剩下的一小部分居民又怎么办?现在这个小区所有居民已经捆绑在一起,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所有居民一起达成共识,一起和公司协商。

  对此,孙静联系了谢阿姨,让她再去联系其他居民和社区负责人,希望能够通过调解让业主和公司达成一致意见。此后,孙静将大家组织到社区办公室开会,了解大家的想法和意愿,最终大家表示,希望公司能够退回房子产权手续、补齐之前的过渡安置费、还原房屋原状。

  “这个拆迁的事情,你们是怎么想的?”得知业主的想法后,孙静又第一时间与公司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将业主们的想法转达给公司,并听取公司的意见。

  该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现在退还房子产权手续,相当于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公司自然是不愿意,但目前资金周转困难,项目难以推进,过渡安置费也成了问题。对此,孙静从法理角度出发,为公司硬撑下去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议当前适当止损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经过组织业主多次协商,与公司推心置腹沟通,最终这起案件成功调解。公司同意退还业主房子产权手续,双方解除协议,过渡安置费发放至解除协议当月。

  一枝一叶总关情,涪城法院将继续秉承“司法为民”的宗旨,从群众出发、从企业出发,切实维护好各方利益,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