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绵阳四〇四医院医学超声科:慧眼超凡 声入人心
发稿时间:2022-11-03 22:49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来,你先去超声科做个检查……”在临床诊断中,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患者情况,这句话往往成为了医生们口中的“高频语句”。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手段,超声对很多疾病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而那些身处幕后,和抽象图像打交道的超声医生们也显得格外神秘,他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探索着身体的“大千世界”。据了解,绵阳四〇四医院医学超声科成立于1974年,是该院的重要科室,连续多年被卫生局授予“先进超声工作单位”“五好科室”“超声工作成绩卓著”等荣誉称号,在人才储备、检查设备、技术实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第三只眼”

  严谨的诊断让疾患无处遁形

  “之前有位患者腰疼,在超声检查后,我判断他为肝癌。后面该患者经过了一系列详细检查证实了我判断的准确性。”说起自己的专业能力,超声科主任程瑞洪信心十足。超声科目前拥有22名“超人”医生,他们不约而同地都谨慎细致,不放过探头下的任何细节及每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

  启动超声仪、整理检查床、打开电脑……早上7:30分,医院的“超人”们准时走进诊室,从那一刻起,他们便竭尽全力排除一尽干扰,一丝不苟地看着屏幕上的图像,生怕漏过一点点疾病的蛛丝马迹。“超声检查是对医生综合素质的考验,要确保诊断准确率需要边探查、边思考、边分析,同时更要调动自己综合医学知识。”程瑞洪介绍。

  

  据悉,科室每天要完成超声检查1000人次,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超声科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将人才培养摆在首要位置。多次派科室医生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医院进行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医生们将学习到的宝贵经验以及先进技术及时带回来,推进科室各项技术设备走在前沿,业务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科室内部也形成了系统的业务学习制度,医生们在时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更新理论知识和业务技术,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70年代科室刚成立开始,我们的专业设备都处于同级医院的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科室上下都重视学习,大家跟进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程瑞洪说道。

  “以针代刀”

  微波消融术为患者带来“舒适医疗”

  小小的超声探头,能为临床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但超声难道就仅仅只是“拍个片”?

  不久前,医院超声科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甲状腺微小癌微波消融术,仅耗时30分钟,便为一位年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恢复健康。程瑞洪介绍,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不仅在颈部留下一道刀疤外,还意味着必须终身补充甲状腺素,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是在超声检查确定结节位置后,将消融针穿刺进入结节,用高温将肿瘤细胞进行灭活的微创手术。患者术中保持清醒,无不适症状,术后颈部无疤痕。

  

  简单来说,微波消融术就是将一根尖端带有“微型微波炉”效果的特制钢针,“点对点”探测进入肿瘤中心区域,让肿瘤组织完全坏死。不开刀,不影响健康组织,在“悄无声息”中消灭疾病。

  无独有偶,微波消融术不仅能运用到甲状腺癌治疗中,更能帮助肝癌患者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曾经一位老年男性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肝癌,病情严重。“传统治疗中,肝癌都是采用手术或者化疗,治疗过程中不仅患者痛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程瑞洪说,为帮助病人提高生活品质,延长生命,医院超声科团队认真细致的进行了手术论证和风险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损伤小、恢复快、安全系数高的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

  

  一支消融针,一个微小针眼,仅仅数分钟,肝癌肿瘤即被消灭。在超声科,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绵阳四〇四医院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心脏亚专业的发展一直是医学超声科的重点项目,多年来,科室积极参与医院和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大型公益行动,帮助贫困患儿重获健康。

  近年来,医院超声科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引领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及治疗的发展,对多种复杂疾病的超声介入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未来,科室也将继续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引进学习更多“超”能力新技术,让患者拥有更多治疗选择,为健康绵阳发展贡献“超力量”。(曾晨 文/图)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李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