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阳在做什么?
发稿时间:2022-10-31 08:16   来源: 绵阳日报

  安州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聚焦————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视察时提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党的二十大的报告明确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回顾————

  今年7、8月,绵阳经历60年一遇的夏旱和伏旱,全市粮食作物受灾面积23.64万亩,成灾面积11.26万亩,绝收面积0.51万亩。

  2022年,预计全年粮食生产播面628.1万亩,总产233.7万吨;大豆播栽34.7万亩,较上年增加7万亩;油菜播种面积232.97万亩,油菜籽产量43.89万吨、同比增长6.7%。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文/图

  极端天气持续加周边疫情频发,绵阳的粮食产量是如何稳住的?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绵阳正在做什么?

  粮食种在哪?

  守住“耕地红线”,向土地要粮保障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生产面积常年稳定在600余万亩,总产量连续10年实现正增长,从2010年的212.1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235.18万吨。

  粮食产量为何节节攀升?

  有“天府良田”,才能打造“天府粮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绵阳深挖土地潜力,在向土地要粮方面下大功夫,千方百计夯实粮食生产能力,不仅守住耕地的“量”,还要改善耕地的“质”。

  制度是耕地得以保全的重中之重。这些年,绵阳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作为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考核的刚性指标并明确终身追责。

  有了田,质怎么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主要抓手。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通过合理布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沟渠配套等措施,我市全面提高耕地地力和项目区耕地宜机化耕作程度。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34.09万亩全面建成,2022年5月全部用于大春粮食生产。

  着眼当下,绵阳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撂荒耕地整治、耕地“非粮化”治理、耕地“非农化”治理、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等举措统筹起来,从改善生产条件入手破解土地撂荒难题。

  三台县永明镇白庙村地形多为丘陵,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突出。然而,如今走进白庙村,大型机械在地里来回穿梭,深翻后的土地开出了一垄一垄的“黄土花”,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

  “我们探索出‘混合所有制模式’,成功盘活全村撂荒土地1300余亩。”当地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土地二次撂荒,当地还引入龙头企业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打造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和粗加工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土地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治完成农户承包耕地撂荒4.54万亩。2021年以前占用耕地的农业种植园地已优化改造4.27万亩,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速推进,奠定了绵阳粮食稳产增产基石。

  好粮怎么种?

  良法良种打底,助农减本增效促丰收

  9月下旬,四川省首届“稻香杯”丰收奖颁奖仪式上,我市种业企业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水稻新品种“泰优粤禾丝苗”荣获一等奖,“深两优粤禾丝苗”荣获优质奖。

  这两天,水稻新品种的喜讯再次传来——位于三台县建平镇的台沃公司再生稻试种基地,今年种植的8亩再生稻亩产达到334.46公斤,这是川北地区首次种出再生稻,实现本生态区再生稻品种突破,对于全省再生稻总产增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为何能频频种出好粮?该负责人表示,绵阳不止有良田,更有良种和良法。

  良种,是多年磨一剑的结果。绵阳出台《绵阳市西部现代种业强市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粮油种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等文件,构建起“1311”种业强市建设体系,充分发挥在绵农业科研院校育种优势,围绕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培育一批“绿色、优质、专用、高效”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集成创新一批制约现代种业发展的高新技术。

  与此同时,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优势种业,深入推进农业“芯片”创新攻关。截至2021年,全市研发经国家和省认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达到300余个,常年存栏原种猪3万头左右,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良法,是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从而实现提高粮食产量。该负责人表示,正在实施的“三品工程”功不可没。

  今年以来,绵阳加快农作物及畜禽水产品种改良、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品牌打造,明确围绕品种改良,充分发挥水稻、小麦、油菜原种基地优势,培育一批新品种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具体实践中,通过持续加强产学研协作,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农大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集成示范,走出了“良种增产”“良法提产”“良田粮用”“良机减损”“良制促产”的“五良”融合现代农业生产路线。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农业产业是保障。目前,绵阳正对照创建指标体系,打造“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

  良法与良种打底,全市良种覆盖率普及到97%以上,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62%,病虫草害损失率仅为1.3%。

  遇灾怎么办?

  未雨绸缪有“粮”策,全力抓好晚秋粮食生产

  今年7、8月份,绵阳遭遇罕见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

  “虽然部分地区受灾减产,但我们不能只盯着这些地区。”该负责人表示,窥一斑就未必能见“全豹”,从而忽视了“绵阳粮”在年复一年的磨砺中形成的极强韧劲。

  选良种、施良法,粮食生产才能不惧“烤”验。

  虽然旱情肆虐,但绵阳早就未雨绸缪,推广种植耐高温特性的水稻品种。该负责人透露,在绵阳,能否通过耐高温测试,是关系到水稻品种能否推广的门槛之一。

  “今年的小麦生产是从最差的播种气候、最迟的播期中,创造了病虫害最轻、旱地小麦状态最好的一年。”5月底,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绵麦902”百亩连片实产验收现场,市农科院副院长任勇这样总结今年的小麦生产。

  任勇告诉记者,当前,“绵麦902”在绵阳、四川的收获面积分别超过了50万亩、100万亩,在经受苗期的干旱、花期的低温、后期的多日阴雨影响等“多重考验”下,非常不容易。

  该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我市每年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建设的高标准农田,早就把深层管网系统铺到了地头。可以说,只要还有水,灌溉水源就可以直达田间,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旱情发生后,全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基层干部马上行动起来,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向抗旱一线派出专家组。旱情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干部都下沉到了抗旱一线,打井抽水、应急送水,精打细算用好水。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遇灾补歉”的重要措施。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各地把晚秋生产作为一季重要粮食来抓、一季正种庄稼来务,积极发动农民群众,以秋洋芋和秋菜为重点,千方百计抓好晚秋生产。同时,充分利用今年水稻收获普遍提前和降水降温、旱情缓解的有利时机,深挖晚秋粮菜扩面增产潜力,推广“粮经复合”模式,狠抓16.2万亩秋洋芋落实,并在小春生产前增种一季叶菜。

  “总体来看,全力做好‘耕地’文章,用好‘技术’手段,推动了绵阳粮食生产。”该负责人称,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