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老同志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四川中医药高专建校64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教学名师、骨干们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区七年来,379名离退休教职工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发展和社会实践中,该校连续四年荣获绵阳市老干局“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和“正能量活动开展先进单位”;2022年9月获得了“四川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省仅有两所高校获此殊荣。
强基固本 政治引领+示范带动
四川中医药高专有3个离退休党支部,每月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校领导带头给离退休党员上党课;通过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等多种方式强化思想教育,开展了“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参观“两弹城”等活动;还多次组织离退休老同志集中看校园变化、赞祖国发展,谈人生初心、提发展建议,成为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扩大影响的特色力量。
该校积极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和党员示范引领等活动,充分发挥“五老”的专业优势,配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与药学院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老少共建 携手共进”等活动,搭建起老少支部双向互促平台,帮扶学生60多人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同志们响应号召自发组织捐款;参与编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知识手册》等被省教育厅印发推广。
三心联动 尽责履职+用心用情
四川中医药高专内联外引、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领导联系、走访慰问、情况通报、福利待遇等保障制度,按照“一人一策”的方式分批分类建档,针对重点人群设置信息台账和帮扶机制,做到平时有问候、定期有看望、急难有人帮,尽心、贴心、温心“三心”联动,实现了老干部工作的全覆盖。
该校涪城校区家属楼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居住的大多数是离退休老同志,由于没有电梯,老同志上下楼极不方便。为支持进行适老性改造,该校积极协调、主动对接,于2018年教师节前增设了4部升降电梯,成为绵阳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意见出台后第一个享受该项惠民政策的项目;同时还对家属区的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老职工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方便。为让老同志们老有所乐,还组织成立了“银杏”离退休教职工合唱团和离退休书画协会,合唱团曾荣获市级一等奖;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离退休职工桥牌比赛获三等奖;参加四川省高校退休教职工排舞比赛获优胜奖和组织优秀奖。
服务社会 发挥特长+文化传承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该校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通过老带新增进专业上的传承与互动,累计返聘18名副高以上职称的离退休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组建离退休义诊队伍,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离退休党员和教职工的专业技术优势,他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给青年学子做出了榜样和表率。
该校离退休义诊队伍先后开展了“党员进社区,义诊献爱心”“关注社区、送健康、送温暖”等活动,92岁的中医老专家、原教务处处长白光中同志听说要开展义诊活动,坐上轮椅也要亲自参加;南塔社区71岁的程全华老人常年瘫痪在床,盼望我校离退休教师黄纯琪教授能到家中为他看病,黄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其免费诊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老同志们参与熬制的“大锅汤”供师生和部分企业员工免费饮用。近年来,该校组织离退休中医药专家在上海、成都等地开展“倡导中医养生、服务百姓健康”专题讲座110余场次,为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出了积极贡献。(莫雯雯、汪丽萍)
编辑:谭鹏 校对:郭成 审核: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