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在社区微信群开展工作
“空中心理援助高速路”让心理援助“触手可及”;
四川心理干预“梦之队”将服务下沉社区,与居民“心贴心”;
网上看名医药品送到家,用多种特需服务架起“暖心桥”;
……
在绵阳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时段,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中心”)出“心”招,为区域内市民全力守护“心灵绿码”,助力绵阳取得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
“空中心理援助高速路” 让帮助“触手可及”
“我来绵阳吃酒的,结果被封控在亲戚家,天天担心屋头养的鸡、鸭、猪……”“今年6月贷款几十万开了家餐饮,7月份以来连连疫情,压力很大,我很焦虑。”“娃娃被封控在了学校头,不知道怎么办好。”电话这头,中心的心理专家团队耐心倾听,用心安抚,竭力送上最专业、最贴心的服务。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以来,中心的心理援助热线已为数十名市民顺利解决了“心病”。
9月30日,绵阳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以来,中心积极关注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区群众心理状态和需求,第一时间在全市架设“空中心理援助高速路”,以心理热线、互联网线上问诊、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三线并入,面向市民24小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中心还开设了线上心理专家问诊、心理健康“云课堂”等线上服务,旨在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服务和人文关怀,帮助缓解静默管理期间人群焦虑、急躁、恐慌等心理问题。
“空中心理援助高速路”二维码
“满天星计划” 用人性化服务与居民“心贴心”
本次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期间,中心成立心理干预应急梯队,并“兵分两路”线上线下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除了派出精英专家坐镇“空中心理援助高速路”,中心还启动了“满天星计划”,即让梯队中被封控管理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就地开展工作,因地制宜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为什么叫“满天星计划”呢?据中心精神大科主任黄明金博士介绍,2020年1月以来,中心曾作为四川省心理救援“梦之队”,参与了援鄂、援吉等多次大型疫情心理救援战役,取得了卓著的战绩,“这支具有丰富疫情心理救援背景的队伍,曾经聚是一团火,相信现在拆分到社区,散亦作满天星。”
目前“满天星计划”的专家们,已经将其电话对接到中心热线电话,随时接听有需要的群众打来的心理热线。另外,他们也作为心理健康宣教的排头兵,将中心制作的帮助人们解压、疏解心理压力的各类心理健康宣教视频、推文积极地通过朋友圈、聊天群向广大社区群众宣传正确有效的心理自助方式。后期,中心计划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鼓励“满天星专家”在社区联合街道社区成立“话聊互助组”,开通一对一的微信“线上聊天”服务;量身定制针对未成年人、上班族等各类人群的线上课堂等工作。
网上问诊、药品配送到家
网上看名医药品送到家 特需服务架起“暖心桥”
“医生,我妈妈精神分裂,之前一直在你们这里看病,现在药也吃完了,不晓得咋个办。”9月30日下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重症精神科接到了一位石塘镇患者的儿子打来的求助电话。科室医生刘从敏,迅速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诊断端口查看了患者的病情,并通过互联网医院的“药品送到家”服务,让该患者及时吃到了药。
据悉,中心依托其互联网医院的服务优势,常年开展“网上看名医,药品送到家”的惠民服务,9月30日至今已为近200名患者送去了便捷、暖心的服务。
此外,作为城区部分区域临时管控时段区域内精神类疾病应急医疗处置定点机构,中心还特别开设了精神科急诊,开展急性精神疾病救治工作,并组建精神科缓冲病房,努力在疫情中履职一方。 (张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