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颖
经开区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落脚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以学习强使命,用“真情”践行为民初心。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谱写的亲民、爱民、为民史诗,生动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心系群众安危冷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鱼水情深,也深刻诠释出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根本的人生价值观。经开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为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难题,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以调研促落实,用“脚力”丈量群众实情。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要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只有深入现场、摸到实情,才能听到真话、想到实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园区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对城市环境提升改造、化工园区安全隐患治理、土地遗留问题处置等20项重点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督查22次,深入辖区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开展关怀慰问,把民生暖意释放于服务人民第一线,收集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84件,推动16个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立行立改。
以改革强基础,用“实绩”检验学习成果。只有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才能将调研结果有效转化成“治理成果”。经开区强化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紧紧围绕“群众最盼望、企业最在乎、社会最关注、发展最需要、攻坚最困难”的事,谋划实施突破性改革举措,着力破解制约全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各类难题。营商环境方面,经开区创新打造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和智慧服务大厅,推行企业开办“一环节、小时办、零成本、便利化”,园区企业注册平均2小时办结,整体提速50%以上。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经开区出台新措施,设立“绵阳经开区产业引导基金”,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针对项目建设进度慢、开工难等问题,构建日常调度工作机制,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限时办结。
以反思促提升,用“魄力”开创发展新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设立伊始就被植入了改革开放的基因,更被赋予了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历史使命。回望过去20年,绵阳经开区从最初500万元启动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亿元,依靠产业支撑慢慢发展壮大。独特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绵阳经开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特质。推动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中,经开区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发展深度结合,紧抓“提质争先开新局”问题整改,在奋斗目标基础上,再次自我加压,进一步拉高标尺、提升效率,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经开力量。
(作者系中共绵阳市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任)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