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铭记历史坚守初心 砥砺奋进谱写新篇
绵阳新闻网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以丰富内涵、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历史、坚守初心,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智慧、奋进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市林业局日前开展了“学党史、强党性”专题党课学习。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杨毅丰从“开天辟地:怎样创建共产党”“艰难探索:怎样寻找革命路”“民族解放:怎样建立新中国”3个方面,向党员、干部讲授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通过1921年、1949年、1978年、2021年等时间段,让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课。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再次回顾了我们党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备受激励和鼓舞。将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不断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深入高校和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在西科大城市学院、丰谷酒业等高校和企业开展的宣讲活动中,宣讲队将党史知识、就业创业政策与就业创业服务相结合,宣讲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以及一代代中国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期间,宣讲队还创新形式,宣讲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援企稳岗等就业创业政策,并通过开展“保山专场”就业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职业、创业指导服务活动,帮助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激发创业意愿。
青年大学生“人人讲党史”“人人唱红歌”……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常态化开展思政课堂前十分钟“青年大学生·人人讲党史”活动、“传承红色经典·礼赞光辉岁月”——《概论》课程实践活动,以及红歌传唱、征文诵读比赛、书画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引导全校青年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根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融合,组织引导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成立“杏林青年宣讲团”,面向青年大学生以及社区、乡镇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累计覆盖1.2万人,进一步凝聚起青年大学生和群众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目前,盐亭县“文物映耀百年征程”流动博物馆展览正在县城嫘祖文化广场展出。这次展出时间是6月18日至7月1日,分红色基因在盐亭、盐亭红色文物、盐亭革命烈士、弘扬莲花湖精神4个篇章,展示了盐亭的革命历史、红色革命文物、部分革命烈士事迹,以及当年建设莲花湖水利工程的历史记忆。“全县人民经历20年磨难,不仅建成了这一中型水利工程,而且创造了‘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不胜不休’的莲花湖精神!”盐亭县水利系统老干部鲁晓明在观展时说,莲花湖水库是盐亭建设周期最长、参与党员干部最多、付出辛苦最多的水利工程。记者采访了解到,1973年,盐亭县委、县政府动议建设莲花湖水库(原名“两岔滩水库”)。没想到,工程项目一波三折,历经起起落落。然而,在全县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水库大坝主体在1993年终于竣工,使该县终于摘掉了“老旱区”的落后帽子,农业生产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杏林青年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和党史宣讲。(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桥臻 摄)
绵阳明道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是由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发起,经市民政局登记的“民办非”社会服务机构。为帮助中心做大做强,服务更多企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次对中心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建设企业服务平台,帮助落实办公场地、党建阵地,通过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财税咨询、纾困解难、权益维护等实际工作,使中心的发展迅速迈进“快车道”。
日前,记者走进绵阳明道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只见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服务窗口、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党建阵地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以前中心只有几十个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现在面积扩大了近10倍,中心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该中心负责人莫正豪向记者说。
中心成立初期,通过开展实地走访、财税咨询、法律维权、纾困解难等20多次活动,服务300多家企业,获得不少企业认可。但在工作中仍遇到瓶颈,如服务中心办公场地小、服务功能难以集中的问题,也制约了中心发展。这些困难引起了市市场监管局的高度重视,该局负责人多次向省民营办汇报情况,同市民营办、市政务局、市经信局等相关单位进行协商,逐渐明确了构架民营经济服务平台体系的设想,并将中心办公场地选址工作作为突破口。今年5月,通过多方协调,市市场监管局将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3楼作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办公场地,为中心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建好了阵地,如何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该中心制定出“12345”工作机制,即一个宗旨、两大理念、三大愿景、四项原则、五大职能。“有了这个机制,我们中心走访工作会更加规范……”莫正豪说。据了解,今年,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绵阳明道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计划完成财税金融服务300家;商务拓展服务50家,为300家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完成1000次法律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维护企业发展权益;实地走访500余家企业,为企业提供党建指导服务,提升党建水平。(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李桥臻 陈元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