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根据《“最美绵阳人·建功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方案》和《“最美绵阳人·建功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团第四组巡讲工作方案》安排部署。6月9日-11日,第四组巡讲分别在盐亭、北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了三场巡回报告会。
“当时即将上前线,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出征诗‘出征我不望归期,此时正是报国时。粉身碎骨何所惧,愿将碧血染战旗。’战友们和我一样,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纷纷写下了请战血书,表达了保卫祖国、杀敌立功的坚定决心和迫切愿望。”今年80岁的樊峪榕,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因在战斗中勇敢顽强,先后两次荣立一等功。讲述中,樊老生动再现了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勇于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杀敌场景。
报告会上,樊峪榕、张军、王义伟、刘宸4位同志作为“最美退役军人”的代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身处不同时代、领域,立足不同岗位的“最美”故事。
作为退役军人的张军,服役期间,奉命挺进大西南,为“两弹”的研制开山凿路。他退役后,临危受命,参与“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牵头组织北川擂鼓镇第一集中安置点救灾物资管理调配工作,建立临时党委,80多名从灾区群众中走出来的党员同志带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此,党旗高高飘扬在安置点上空。
还有参军服役满16年,退役后又义无反顾加入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科创园专职队担任队长的王义伟,无论在险象环生的水域,还是在惊心动魄的高空救助现场,他总是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22年来共参加灭火战斗2300多次、抢险救援1300多次、社会救助900多次,荣获第五届“全国119先进个人”和“总队消防铁军训练能手”,践行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铮铮誓言。
还有携笔从戎报国的“95后”三台籍退役复学大学生刘宸,远赴边疆,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淬炼,在俄罗斯发起的“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为中国军队斩获“轻武器两项接力赛”和“修理排综合接力赛”两个项目的第一名,勇夺三枚金牌,为国争光。2021年5月,又获评第24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这三场先进事迹报告,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优秀军人,他们爱党爱国、牺牲奉献的感人事迹,以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奋斗故事感染了在场所有观众,掌声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
“聆听了各位典型的先进事迹,让我再一次重温了我党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服务好、凝聚好全市退役军人,学习他们身上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立足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科科长徐治说道。(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谢艳)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