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美丽的村落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檎 文/图
今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北川县委、县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头号任务,着力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整体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农村社会和谐文明的目标。目前,全县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决打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
结亲入户共创“五美”
“这些党员干部硬是好,以前跟我们结亲扶贫,现在又继续帮我们搞环境整治,让我们的生活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近日,记者在北川马槽乡明头村采访时,不少村民对党员干部“结亲帮万户”活动赞不绝口。
为推动全县乡村呈现出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新格局,北川结合“结亲帮万户,同奔小康路”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专题开展“结亲帮万户,扮靓‘五美’乡村”主题活动。
“县级领导结亲片区,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向;县级部门结亲乡镇,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万名党员结亲农户,一对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专门安排了25名县级领导分别结亲通口河、平通河、安昌河、青片河、白草河、都坝河、苏保河、茶坪河8大片区,在全县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布局片区村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羌文化主题,结合羌族传统村落保护,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同时,北川强力推进86个部门结亲19个乡镇,一对一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利用县级部门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整合资金项目,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力推进“五大行动”。
积分换奖确保“五有”
为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北川从农业废弃物回收、垃圾分类清运、家禽牲畜代养、房前屋后“三包”、收取保洁服务费、制定村规民约等方面试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各村党组织建立积分台账,制定“积分存折”,以综合积分评比给予“最美庭院”称号和日常生活用品奖励。
农业废弃物利用,回收“有偿”: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并在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点进行有偿回收。目前全县已建立38个网点,吸引了众多农户踊跃参与。
垃圾清运分类,处置“有效”:全县分类配置了垃圾桶7万余个,引导农民分类投放。各村保洁员每周对垃圾进行集中清运,起到了“垃圾不着地”的整治效果,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
家禽牲畜代养,脏乱整治“有力”:通过“资产入股”“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偿或适度有偿为村民提供代养,达到人畜“分居”的整治效果,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卫生健康水平。
房前屋后“三包”,堆放“有序”:结合羌风羌俗羌文化,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对居家环境进行自我管理,做到包自家环境干净、包自家庭院整洁有序、包住家周围清草除杂。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有声”:通过“政府补一点+农户出一点”,聘请脱贫户担任保洁员,并通过广泛宣传,实现由“要我保洁”到“我要保洁”的转变,不断提升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意识。
多措并举实现“五治”
坚持“清、查、改、比、创”五治并举,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北川相继开展了百日攻坚村庄清洁行动、美丽查村行动、两改一建一入、督查评比、示范争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使得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开展清洁行动,结合疫情防控集中开展百日攻坚村庄清洁专项行动,以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六乱”为重点,引导农民群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扫干净、摆整齐等身边事做起,净化绿化美化屋里屋外、院里院外、村里村外环境。
开展村容村貌大检查行动,每周以片为单位,以村为单元,各片重点检查一个村,检查村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卫生及占道堆放、水渠污染,墙体广告及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死角等重点领域,引导各村边干边学、边学边改。
实施“两改一建一入”,摸清农户改厨、改卫、建院坝和修入户需求底数,统一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结亲干部一对一协助改建,对达到建设标准的农户实行定额补助。
开展督查评比,县委目督办、人居办聚焦工作任务和整治标准,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督查到村、到组,并根据实际情况打分评比,奖优罚劣,重奖重罚,在全县所有乡村形成了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开展示范争创,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为重点,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和四川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累计创建省、市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17个,培育县级先进乡镇14个、示范村68个。
再接再厉狠抓“五治”
2021年5月,北川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市委书记罗增斌也专门对北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进一步激发了全县上下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接下来,北川将从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抓好生活垃圾治理。大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完整的市场运行体系,促进垃圾处理良性循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因灾损毁污水处理设施修复,大力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清理整治,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推广小型化、低成本、易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加快提升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公共厕所新(改、迁)建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形成治理利用粪污的长效机制,提升卫生厕所、旅游厕所覆盖率,加快构建厕所“建管养运”新机制。
提升村容村貌。结合禹羌特色,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六大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引导群众开展农村清洁行动,真正让农民群众感受到村庄环境的变化。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抓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北川行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拓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