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学史增信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稿时间: 2021-04-26 11:34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 商碧辉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中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导井冈山红军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治愈了许多伤病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中医药人才。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1991年10月,江泽民同志为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提及中医药,就发展中医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绵阳素有“中医之乡”、“中药宝库”的美誉。绵阳市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9个县市区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推进工作。

  挖掘和传承绵阳地方中医药文化,是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重要方面。从地方中医药文化看,绵阳境内出土有西汉涪水经脉木人等文物,文化底蕴深厚。应大力弘扬岐伯文化、涪翁文化,积极开展萧龙友、蒲辅周、李孔定等近现代名中医纪念及学术经验活动,整理和编撰绵阳中医药史、中医名医录、名老中医经验集,加快绵阳中医药博物馆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从中药材物种资源看,全市中药材达2150种,符合国家药典及地方标准的超过366种。江油附子有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三台(涪城)麦冬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安州山茱萸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应建设一批绵产川药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标准化、规模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重点支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和具有历史沉淀的三台麦冬、江油附子、梓潼桔梗、平武天麻等中药材和太极绵药五子衍宗丸等中成药品牌建设。从硬件条件看,绵阳现拥有绵阳市中医医院、江油市中医医院、三台县中医医院3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积极争创省级中医医疗中心,加快补齐县级中医医院短板,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地处绵阳的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要支持该校按“专升本”条件进行相关建设工作,坚持以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中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等中医药专业为主体,突出中医药办学特色,大力培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