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革命历史陈列馆内的英烈群雕
上世纪20年代末,四川各地处于反动军阀统治之下,绵阳也不例外。然而,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竟然在军阀统治的国民党第29军中秘密建立了党的组织。
据涪城区委研究党史的杨剑介绍,1928年成都“2·16”惨案后,共产党员于祯、杨鹤鸣、邓耀宗等从成都转移到三台、绵阳,他们按照省委的指示,分别打入国民党第29军,发展中共党员和建立党团组织。于祯、杨鹤鸣在三台国民党第29军政治处发展了宣传员侯伯英(盐亭人)、范弘先、罗定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党小组。邓耀宗在绵阳考入国民党第29军军事教导团学生队,发展了第5期学员肖奉阶、谢练百、江正川、李少牧等人入党,8月建立了中共川西北军人支部,属中共川西特委领导。这是绵阳地方党组织最早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的党支部。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胥江 文/图
川西北军人支部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928年2月16日拂晓,四川省反动当局以打死省一中反动校长杨廷铨为由,指挥军队包围了省一中、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省立第一师范、志诚法政专科学校等学校,逮捕学生100余人,川西特委宣传委员袁诗荛、川西团委书记周尚明等14位同志于当日下午4时被枪杀于成都下连池,造成骇人听闻的“2·16”惨案。这次事件使成都的革命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成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我们党为了不使党组织遭受更大损失,决定将身份暴露的党员和进步同学转移。
1928年春,驻绵阳的国民党第29军川西北屯殖司令部军事教导团招收第5期学生队。中共党组织指示,可以利用军阀招兵补兵的机会,派积极忠实勇敢的工农和知识分子加入军队中,去当兵或利用军阀办军事训练班、军官学校的机会派同志去应考以求活动。
按照中共党组织的安排,经高世华、周渭北介绍入党的邓耀宗转移来绵阳后,经考试被录取入教导团学生队。
驻绵阳的军事教导团学生队编为两个队,约200人。当时招收的都是青年学生,不少是外地来绵阳报考的。学生队的教育长马智庵、队长黄裳吉都比较开明,队里曾设有政治课程,如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各国革命史。邓耀宗入伍后,经过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在对学生队有初步了解后,在队里组织了“读书研究会”。参加这个“读书研究会”的都是邓耀宗认为思想倾向进步,比较可靠的积极分子,约20人。每逢星期日下午就和进步的同学在绵阳西山观或南山寺等处学习《新青年》《创造月刊》《洪水》等进步刊物,讨论时事,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了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邓耀宗通过徐伯威和成都的段章玉接上了关系。邓耀宗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在教导团学生队中发展党员。他首先发展了肖奉阶。肖奉阶是同期入队的学员,思想进步,肯钻研革命理论,工作积极,表现好。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和谈话,即吸收了肖奉阶入党。
学生队中党组织建立经过及发展情况
邓耀宗通过在学生队组织“读书研究会”,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在条件成熟时个别吸收新党员。《中共绵阳市市中区党史资料汇编》中记载,据军支党员回忆,入党前要填写一个表,其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经历、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过去参加过什么组织、对革命的认识、介绍人姓名、填表时间等项目。表填好后,个别谈话,进行教育,入党仪式个别举行。邓耀宗还发展了同期学员江正川入党;驻三台国民党第29军转来组织关系二人,一个是赵正谦,一个是郝明之。
由于党员人数增加,1928年冬,在教导团学生队中组建了支部,支书邓耀宗。支部下,按学生队的建制,划分了2个党小组,即学生队第一队为1个党小组,组长是江正川;第二队为1个党小组,组长是汪啸声、黄授之。
“这是绵阳地方党组织最早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的支部,也是绵阳县境内最早建立的党组织。”杨剑介绍,按照当时党组织的“同在反革命军队中的这组党员和那组党员不准自由发生党的关系,不准自由互相间公开党员资格”之规定,以小组开展活动,组织间不发生横的联系。
军支隶属关系的变化及其革命活动情况
最初,军支直属成都川西特委领导,联络人为方泽。1929年秋,四川省委派巡视员鞠怀安来绵阳指导军支工作。1930年春,中共潼川特别区委建立后,军支划归潼川特别区委领导,1931年春,改为潼川(三台)中心县委领导。
军支在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革命理论,开展士兵运动,必要时搞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
军支的主要活动,一是组织读书会。读书会是秘密的,吸收积极分子参加,主要是学习革命理论,讨论时局,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团结学生队进步同学,开展革命斗争。二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经过培养教育,吸收符合入党条件的同学入党,不断壮大党的力量。三是和国家主义派(青年党前身)进行积极的斗争,揭露国家主义派的反动本质,教育学生队的人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四是反对军阀混战。当时四川军阀割据,各自为扩大势力范围而争夺。1932年刘湘和田颂尧两军开战,军支开会讨论,绝不为军阀混战卖命送死,决定在部队开赴前线时实行兵变。田颂尧驻孝泉待命参战的三个多连士兵起义,军支成员赵正谦、郝明之参加了起义。五是开展士兵运动。1929年省委第18号通告,要求各地派党员到军阀部队,组织士兵暴动,建立红军部队。以后又指示加紧士兵工作,发动兵变。军支提出反对虐待士兵,提倡民主,在士兵中进行发动工作,待时机成熟,实行兵变。六是开展社会宣传。1929年,国民党第29军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举行了“2·2”纪念活动。军支利用这个纪念活动,开展了社会宣传,散发和张贴出“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拥苏拥红”等标语和传单。当时的标语很小,只有16开纸大,但小巷里到处都张贴有,声势很大,在绵阳引起轰动。
军支党员毕业分散军支解体
1929年底,军事教导团学生队第5期毕业。毕业后,学员被分为3个师,即1师、2师、5师。江正川被分在1师,驻中坝。陈怀忠分在5师,驻三台。邓耀宗毕业分在广元,在李均陶团当排长。熊发渊、汪啸声被分在4师,驻德阳、罗江。李少牧驻什邡。由于军支成员毕业后四处分散,军支活动受限,多是独立作战,少有集中活动。
1932年10月,孝泉兵变,军支成员赵正谦、郝明之参加了起义。起义人员组成川西北工农红军,向安县山区挺进。部队在安县沸水被打散,赵、郝二同志不幸被捕,惨遭枪杀。军支邓耀宗设在绵阳老西门外的协同昌纸铺通讯点被查封,邓耀宗在广元被通缉,后去成都找党组织。成都当时处于白色恐怖下,军警到处抓捕枪杀共产党人,邓耀宗无法在成都立足,乃潜回富顺老家。后来,因叛徒出卖,军支暴露,4师党员闻讯全部离开部队。至此,军支完全停止了活动。
川西北绵阳军人支部,是党处于大革命失败后低潮时期建立的,为了贫苦人民得解放,他们在白色恐怖下不怕杀头、不怕坐牢,在国民党部队里秘密活动,开展兵运,反对军阀混战,试图武装暴动,掌握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