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城区人民公园内的邓稼先塑像
三圣庙旁的红军桥矗立在平南河上
展览馆旁的抗战防空洞遗址
青林口红军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了用好红色资源,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发挥革命遗址、党性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党史教育场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连日来,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通过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各区市县委党史研究室联系,奔赴各处党史教育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采访拍摄,把这些承载红色基因的地方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胥江 文/图
(部分图片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安州区博物馆“革命历史厅”
●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安州区“革命历史厅”位于安州区博物馆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主要展示了安州早期的革命历史,介绍了1927年安州建立第一个党组织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涌现出的革命活动和英雄事迹。展厅内容分为“安州曙光”“星火燎原”“长征赞歌”“抗日烽火”“胜利乐章”等5个部分,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可读性极强。
邓稼先塑像安放地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稼先塑像安放地位于绵阳城区人民公园内。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核武器制造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平武县三圣庙平南县苏维埃遗址
●市级党性教育基地
1935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原建于北川桂溪的中共平南县委和平南县苏维埃搬迁于三圣庙。此地是红30军和平南县委、平南县苏维埃经常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和培训地方干部的地方。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各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大力发动群众,还成立了工会、共青团、游击队、女工农妇会、少先队和儿童团等组织,工作十分活跃,对巩固和发展赤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台县革命历史展览馆
●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三台县革命历史展览馆位于三台县梓州公园内,2018年6月25日建成,7月1日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60平方米。展陈内容由序展、革命历程、组织沿革、浩气长存四部分组成,全景式展现三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卓越奋斗的革命历程,突出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绵阳解放纪念碑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绵阳县解放纪念碑位于绵阳市人民公园东门南侧。为纪念绵阳县解放,1952年绵阳县人民政府将碑文上原字迹以灰浆覆盖,成为无字碑。1966年夏,绵阳县人民委员会在“破四旧”活动中,拆除纪念碑周围栏杆,铲没碑文,将其改建成“绵阳县解放纪念碑”。绵阳县解放纪念碑正面镌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万岁!”北侧镌刻“无产阶级专政万岁!”东侧镌刻“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西侧镌刻“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标语。
1995年4月,绵阳解放纪念碑被绵阳市委、市政府命名确定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林口古镇红军遗址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油市二郎庙青林口古镇红军遗址,位于二郎庙镇青林村。核心建筑以具有明清古建风格且饱含红军精神的红军桥为中心,以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留下的“红军是穷人的救星!”“婚姻自由!”等13幅宣传标语石刻和1幅土墙上的大幅墨写标语“红军是中国民族和劳苦民众的救星!”为代表,构成了青林口古镇红军遗址的实体部分。红军桥是一位女红军战士慷慨就义的地方,桥上刻有多处红军标语,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