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若雪
产业兴则绵阳兴,产业强则绵阳强。去年以来,我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3:39:48.7,大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话题展开热议,为加快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焦点话题
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加快构建“6+6”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坚持突出新兴、提升传统,力争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2%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上档升级,加快构建“8+1”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实施“513”工程,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质效,加快构建“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
精彩回放
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地级市率先突破三千亿元、达到3010.08亿元,连续跨过两个千亿台阶,增速近三年始终保持全省前3位。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坚持“工业挑大梁”,加快构建“6+6”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0%;我市出台了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5%,涪城入选全省服务业强县;我市坚持“农业多贡献”,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4%,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4.5%。
代表委员热议>>>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汪洋”中,“绵阳号”航船如何逐浪前行,行稳致远?如何继续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代表委员一致认为,把握机遇,趁势而上是关键。
“目前绵阳整个5G基站已经达到3万座,5G+北斗产业集群网络搭建基本完成,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项目,无论从造福百姓还是出于国家安全目的都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形成‘5G+北斗’产业发展新高地。”孟祥柱委员表示,加大对“5G+北斗”产业集群的支持,让产业集群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由政府出台对应政策,带动产业联动,特别是目前已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实验区”等管委会应首先开放思维,大胆创新,把对“5G+北斗”产业集群的支持落实到具体细项政策中。
而范华委员则看到绵阳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空间。“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范华表示,希望能加深物流业对一二产业各供应链的渗透融合,引导有潜力的一二产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整合企业的仓储物流资源,为周边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同时,做好产业聚集区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物流企业专业服务能力。
无独有偶。王晓川代表则希望助推农产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除了线上打造‘网红产品’外,还要以社区团购为契机,推进全市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王晓川表示,可以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在绵阳建立中心仓。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