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 正文
年味儿飘来!这才是迎新春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稿时间:2021-02-09 08:3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绵州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吴新志,走进游仙剑南路东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的面塑展示课,激发孩子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少年宫书法班孩子送春联,市民把“福”领回家。(视觉绵阳李孝鑫摄)

 

 我们的“牛”面塑(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陈冬冬摄)

  拍个全家福(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彭雪摄)

 

 发放“法治大礼包”(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蒋炜摄)

 

 巨型生肖牛(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安峥摄)

  近了,近了,近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很多市民已经开始为迎接春节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多彩迎新春模式开启!写春联、做灯笼、办年货、看表演……

  浓厚的年味儿从四面八方飘来,绵州大地,年味十足!

  年味

  面塑“福牛”迎新春

  绵阳新闻网讯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绵州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吴新志,走进游仙剑南路东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的面塑展示课,激发孩子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吴大师拿出面塑材料,捏、搓、揉、掀、点、切、刻、划……不一会儿,一件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牛就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今年是牛年,吴大师捏出了一个牛气冲天的牛面塑后,孩子们很是兴奋,都想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孩子们把吴大师团团围住,吴大师一边制作面塑作品,一边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制作步骤,在吴大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做成了各自心目中花样百出的牛的面塑作品。

  剑南路东段社区工作人员赵晓英介绍,开展此次“非遗面塑进社区”活动,不仅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对面塑的制作和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又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唤起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宣传非遗面塑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年俗

  项目工地上过个幸福年

  本报讯(蒋成勇殷汝培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彭雪)2月8日,九绵高速、绵广高速及平武各标段建设工地上一片欢声笑语。当天,留绵过年的建设者们在项目部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吃团年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留守的建设者们过一个幸福年,各标段及工地项目部积极行动,采取送祝福“大礼包”、赠年货等实惠又暖心的举措,引导和鼓励建设者们,在工地安心过年。

  在中铁隧道股份公司九绵高速LJ18标项目平武段项目部,工人们贴窗花、领红包,吃团年饭……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在水泉坝特大桥留守的农民工张安富夫妇收到了项目部的新春祝福“大礼包”,心情很是激动。“等疫情稳定了再回去,家人也能理解,工地上吃喝不愁,过年还有惊喜,留下来过年也是给国家作贡献。”张安富说。为了保证坚守一线的员工能过“暖心节”,项目部还提前录制了新年祝福视频。同时,节后会通过错峰休假或调休的方式,让员工适时返乡。

  对于少量来工地探亲的家属,项目部也人性化地作出相应安排。木座隧道工地负责人孙泽华主动接久违的妻女一起来工地过年。他说:“作为负责人,抓项目进度,保安全,这里需要我,我接家人一起就地过年。”来自甘肃庆阳的“80后”机械总工李兴正夫妇和来自河南新乡的物资供应负责人张瑞夫妇长年在外。今年春节,家人都希望他们早点带孩子回家过年,但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他们与孩子一起在工地坚守岗位,就地过年。不能回家过年虽有遗憾,但有政府和企业的关怀、工友的陪伴,他们的留守也变得有滋有味。

  在广平高速14标、中交二航局九绵高速TL22标,项目部一大早就忙活起来,洗菜、切香肠,伙食团内弥漫着腊肉的香味……当天中午12时,项目部职工、工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团年饭。职工小刘说,“在这儿过年很安心,有气氛、有物资、有问候,感到非常温暖。”

  广平高速位于古城镇与龙安镇之间,控制性工程大坪涪江特大桥,目前已完成上部结构的施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人们在工地过节,标段特别为大家准备了各种过节惊喜,让工人们像在家里一样,过个好年,也让他们的家人放心安心。”

  在绵阳科技城新区,对于少量留守值班的农民工,各级工会及项目上的温馨祝福“大礼包”、暖心留守补贴红包,也让他们感到特别的温暖。

  年趣

  巨型生肖牛亮相安州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安峥)用1000多条废旧轮胎变身8米长龙,为儿子庆生做出近6米高的奥特曼……还记得屡次上热搜的安州“废胎兄弟”吗?近日,他们耗时3个月,使用8吨废旧轮胎做出来的巨型“十二生肖”亮相安州,其精湛的技艺让人称赞不已,路人纷纷合影留念。

  当天一大早,安州区塔水镇桂溪村邱春勇、邱家兵、范家兵三兄弟,用8吨废旧轮胎制作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从工作室一一摆放到院子里,场面尤为壮观。十二生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像影子一样与人们相伴相随,难以分离。“创作‘十二生肖’具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让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更加深入人心。”邱春勇告诉记者,为了能在牛年春节前完成制作,他们采用纯手工的方式,加班加点干了3个月。

  创作仿真版的艺术作品,既变废为宝,解决了废旧轮胎对环境的影响,又让作品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人们更容易接受,让广泛传播更便捷。谈及放弃原来在农业、工程、雕塑等领域的工作,用废旧轮胎来创作仿真版艺术作品,三兄弟说,缘于有个“将桂溪村打造成废轮胎艺术村”的梦想,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村里把文化产业做起来。

  年情

  “十大行动”关爱外来农民工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安峥)“腊月二十九包饺子,除夕和家人视频,初一到初三上班,初四泡温泉,初五爬罗浮山……”安州区攀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员工李云福和几位外地同事在安州过春节的行程已排得满满当当。

  近日,李云福和同事都领到了公司发放的“年味礼包”。拎着沉甸甸的“礼包”,李云福笑着说:“留下来安心过年,等疫情过去了再回老家!”

  李云福老家在广西,来安州工作几年的他每年春节都会回老家过年。今年,考虑到疫情仍未结束,当地政府发出“就地过年”的号召,他在征求了家人意见后,最终下定决心,过段时间再回家。

  据该公司副总白刚林负介绍,为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公司对不回家的员工实行现金奖励并发放年货“大礼包”,让留下来的员工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并加大对员工的爱心关怀举措。“往年,返乡过年的员工有300多人,到目前为止只有10个人因为情况特殊递交了返乡申请。”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过好年,安州区政府日前出台通知,倡导开展“送温暖”“送祝福”“送健康”等“十大行动”,关心关爱在安外来农民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安州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新春“法治大礼包”发放

  本报讯(肖洛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蒋炜)《农民工维权口袋书》《公共法律服务指引手册》,法治春联、法治围裙、法治袖套……近日,在高新区永兴镇永发市场和“文创理想城邦”在建工地,工友们收到了精心准备的“法治大礼包”和慰问品。为切实保障好春节期间辖区农民工权益,高新区分别在两地举行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力根治农民工欠薪”主题公益性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高新区司法所等7家职能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农民工权益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就工友们提出的法律咨询给予答复,对符合条件的当场受理并指派援助律师。同时将收集到的诉求及时整理并向上反馈。

  针对辖区内生产企业多、在建项目多的实际,高新区始终把农民工权益保护摆放到重要位置。为构建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协调机制,各职能单位有机联动,整合专业资源,平时不定期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春节前定期走进在建工地、乡村,在工友和外出务工农民工家属中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切实搭建起了沟通、联系桥梁,引导用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树立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经营,积极打造“党政主导、工会维权、欠薪综合整治、劳动仲裁以及法律援助”五位一体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模式。(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冬冬)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