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正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抓好老年教育
发稿时间: 2021-12-13 11:47    来源: 绵阳日报

  □ 曹礼玉

  人口老龄化是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调整优化生育政策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就要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推动绵阳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绵阳市常住人口有486.82万,60岁以上老年人有115.4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3.71%,盐亭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29.97%。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显然,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我市老年大学30多年办学的实践来看,老年大学是老年人文化养老的主战场,老年人在这个舞台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养,学校成了老年人温馨的家园,学习的乐园。老年学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引领新风尚、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上发挥更大作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既可以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绵阳社会和谐稳定,保持活力。

  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加强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支部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牢牢把握老年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注重提高老年学员思想政治水平,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老年学员,不断深化老年学员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开拓创新。坚持开拓创新是“十个坚持”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思维,深刻认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推进老年教育功能创新,加快从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推进老年教育结构创新,从政府办老年大学为主体向多元主体办老年教育转变;推进老年教育内容创新,由单一性向多样化教育转变,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可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学内容,推动老年教育特色发展;推进老年教育方式创新,由课堂学习向体验式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形式转变。

  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要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学员之所急,想学员之所想,用心用力切实解决老年学员在上学中的“急难盼愁”问题,为老同志服好务,提高学员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破解“一座难求”状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适时更新教学设备设施,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融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潮,使老年教育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契合,共同推动绵阳老年教育发展水平,谱写绵阳老年教育新篇章。

  (作者系四川绵阳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