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知识送到村 惠民举措入心坎
平武农商行念好乡村“致富经”
初冬的平武,层林尽染,冬藏蓄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实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多项工作同频共振……平武大地,行动有力。
两项改革“后半篇”是挑战,也是机遇。平武农商行不断从规划设计、平台引入、能力构建等方面持续深入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专业下沉 为广袤乡村注入致富活力
金融知识下沉农村,惠民举措做到心坎。近年来,平武农商行派出一批金融村官,抓好普惠金融的乡村振兴工作,念好乡村“致富经”。
“我们在外打工多年,手里有些积蓄,就商量着回家搞点创业项目,把老人孩子照看好。但又觉得不踏实,就想着先找你这个专家咨询咨询,帮忙把把关……”坝子乡伏龙村吴国赵在外打拼多年后,打算返乡从事桃树种植,但不了解市场行情,加之手头创业资金有限,便主动找到平武农商行驻伏龙村“金融村官”冯万友。
冯万友对他的创业致富想法表示支持与认可,并帮助分析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向,告知他对此类创业项目的优惠政策。在详细了解各项助农信贷产品后,吴国赵一
扫心中的忧虑,安心投入到创业中。
信用评定难、放款时间慢、村民金融素养薄弱,是农村金融工作的痛点和堵点。金融村官就是参谋助手,深入乡村一线,聆听百姓需求,开展精准信贷评估,帮助脱贫户、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等创业,一场场金融“及时雨”,为乡村嬗变提供了机遇。
与此同时,“金融村官”还积极向村民宣传强农惠农政策、金融政策,指导农户使用手机银行等金融产品,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反洗钱等防范知识宣传,引导村民享受现代金融生活,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奋力争先 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动力”
今年4月,平武农商行开辟“绿色通道”,审批通过了平武县原乡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申请的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该笔贷款是高村乡“乡村振兴试点”产业发展项目首笔贷款,与普通经营性贷款相比,贷款门槛更低、手续更简单、流程更简便、审批更快捷、支付方式更灵活。
近年来,平武农商行在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从平武虎牙上游村畜牧产业和乡村旅游“双丰收”,到大力支持平武“旅游兴县”发展规划的“精品民宿贷”,再到“学子贷”“创业贷”“致富贷”“进城农民工购房贷”等多种“量体裁衣”的灵活贷款产品,平武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进步,都印刻着平武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与勇于创新的脚步。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平武金融力量投“实”问路,勇担责任,聚焦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凝聚起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平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徐海燕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任露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