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为13.6%,总患病人数近1亿。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
“慢阻肺”,病人多是由于曾经有慢性支气管炎,然后长期反复经常的发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引起了阻塞性的肺疾病。慢阻肺的主要包括三个症状: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以及在活动时呼吸困难。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透不过气”,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容易进展为慢阻肺。
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偶然发生,白天咳嗽,夜间咳嗽并不明显;
★多痰:咳少量的黏液性痰,有感染发生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呼吸困难:早期在体力劳动时出现呼吸困难,重者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慢阻肺高危人群
长期大量吸烟;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遗传倾向:家里有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儿童期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成年时肺功能下降和呼吸道症状);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
慢阻肺危险因素
若您或您身边的家人正在被前述症状所困扰,且同时存在以下情况中的1种或几种,请及时向医生咨询,以明确是否患有慢阻肺:
40岁以上;吸烟史;日常存在的环境污染或生活燃料烟雾;目前或曾经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家族中有亲属患有慢阻肺。
慢阻肺的自我管理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它对慢阻肺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肺功能检查操作方便、省时,属于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1次。
慢阻肺患者如何平安过冬?
6大防护措施请收好
在冬季,慢阻肺患者如果不坚持规范的治疗,会导致急性加重的症状,而每一次的加重,都会导致肺部的功能下降。建议慢阻肺患者要做好以下6大防护措施。
01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吸烟者。发现自己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等通气困难就应及时来院就诊,应尽早做肺功能检测排除慢阻肺的可能。
02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病因。大多数慢阻肺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减缓慢阻肺进展的最佳方法是戒烟!戒烟是患者所能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戒烟永远不会太晚。不管患者吸烟的时间有多长,或者疾病有多严重,戒烟都有助于减慢慢阻肺的进展。即使吸烟多年后再戒烟,对病情仍大有好处。一旦戒烟,肺部损伤的进程就会放缓。对于大多数戒烟者而言,肺功能丧失的速度会降至与不吸烟者类似,所以戒烟尤为重要。
03
规范用药。严格的遵医嘱用药是保能改善症状,最主要是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情况。
04
避免环境因素对肺部造成刺激。冬季寒冷,且室内外温差大,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御寒,避免出现气道痉挛、呼吸困难、急性加重等情况。
05
接种疫苗。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慢阻肺患者感染流感后,往往后果很严重,比如进展为肺炎。流感疫苗有助于减少此类风险。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还能降低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几率。
06
做好个人防护。外出一定要佩戴好口罩,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患者可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如果感觉呼吸不畅,患者应等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运动,并通过健康饮食维持体力。
(绵阳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