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 正文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这些新信号
发稿时间:2021-01-14 08:48   来源: 绵阳日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新征程,绵阳如何把握有利条件、用好难得机遇?1月1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任务,透露出哪些新信号?

  研判“时”与“势” 既一脉相承又贴合实际

  经济如何干?会议明确:遵循“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的工作思路,落实“守住底线、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工作要求。

  “工作思路在遵循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结合绵阳实际,提出了‘守住底线、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要求,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此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紧跟党中央、省委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贴合绵阳实际。

  从逻辑关系看,“守住底线、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十二字工作要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关系。守住底线,就是要做到稳中求进、确保行稳致远;与时俱进,就是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策略;奋勇争先,就是各项工作要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措辞值得品味和深入领会。”该负责人说:“工作要求综合考虑绵阳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短板、困难,在反复研判和测算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把住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是不冒进,‘求进’则表达了绵阳不会小成即满、安于现状,必将承关怀而奋起、抓机遇而图强,全力把各项工作干好、干优的决心,通篇透着一个‘实’字。”

  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会议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探索建立特殊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而形成特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具体如何做?

  “持续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和目标定位,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发挥在绵阳“国家队”作用,积极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和重要科研机构落地绵阳。

  就在不久前,省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四川省瞪羚企业名单,成都和绵阳妥妥地占据绝对优势。其中,绵阳9家企业位列其中,位列全省第二。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我市聚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着力培育更多优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搭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开展协同攻关,推进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示范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迈出转型升级新步伐

  产业是经济之本。会议明确,要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产业“6+6”、现代服务业“8+1”、现代农业“6+10”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制造业是产业的核心。“工业要强,就是要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围绕培育壮大六大重点产业和六大创新产业,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建链强链行动计划。”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同时,打造梯次衔接的企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功能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如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完善物流网络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本土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绵阳造”产品依托电商“走出去”。

  农业要稳,既要稳粮食生产,也要稳生猪产业。我市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设一批优质粮食产业基地、生猪保障基地,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生猪年出栏数高于常年水平。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核心力量。会议也释放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新信号,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积极扩大内外需求 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会议明确,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如何才能有效?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有效,就是要始终把产业投资作为重中之重。“要稳定产业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需继续加快推进在建产业项目。”该负责人表示,“同时,加大新的制造业项目的引进力度,扩大制造业设备和技术改造投资。”

  以“新基建”,撬动大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也要发力,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

  扩大内需,不能只是政府、企业方面“剃头挑子一头热”,更需要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主动释放。会议明确,扩大消费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结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创新消费模式、做强消费载体、优化消费环境。”

  具体来说,就是主动顺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热点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等,增加产品和服务种类,促进市外消费回流;狠抓消费设施载体的多元化投入,加快改造提升绵州记忆、洋马路等特色商业街区,举办主题促销活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品牌创建行动,落实国家鼓励汽车、家电消费政策,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体制机制新活力

  会议明确,着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实行高水平开放,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十三五”期间,绵阳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出“实招”,一个个堵点得到疏通,一处处痛点得到解除,改革释放出更多红利。

  “绵阳在谋划推进‘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主轴和主线,确保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

  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开放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如何融入?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是关键。我市将加快成兰铁路安州段建设,大力推进九绵高速、G5成绵扩容、绵苍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北川通用机场,着力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提升开放合作求实效。我市将持续开展精准专业化招商,既招大引强,力争再引进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同时,做好招新引优,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配套项目,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

  深入落实重大战略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去年12月,绵阳科技城新区获批同意设立,这是绵阳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让绵阳再度迎来发展新机遇。

  1月13日,会议在部署相关工作时,响亮提出“确保科技城新区建设高点起步、强势开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战略,省级新区是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绵阳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新区要走新路,着力在‘新’字上下功夫,尤其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绵阳科技城新区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探索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新路径、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建设绿色智慧新家园、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科技城新区既是绵阳的产业新区、科技新区,也是城市新区。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支持政策,高质高效推进新区建设,推动新区建设尽快出进度、出形象、出成效。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需多点发力,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发挥“一核”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壮大江油、三台“两翼”骨干支撑力量,带动打造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三区”经济板块。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底部基础,县域经济同样跃跃欲试。谈及下一步发展,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瞿永安说,“将从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入手,进一步做优做强产业发展,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实现大美羌城、生态强县、繁荣北川而努力。

  扎实抓好城乡建设 彰显协调发展新特色

  “十三五”期间,绵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战役”告捷,乡村振兴新征程已经开启。

  会议明确,要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继续精准施策。

  如何精准?市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说,要突出“巩固”二字,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他认为,要严防扶贫政策急刹车,不能切换太快,将有效的、管长远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帮扶措施,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继续精准施策。

  要“巩固”还需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要做好“人”“地”“钱”三字文章,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引导金融资源、社会资本更多流向农业农村等举措,统筹抓好乡村振兴。

  要“巩固”还需突出一个“早字”。“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编制《绵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列好‘规划图’、‘时间表’,确保新征程迈好步、有新气象。”该负责人说。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顺应美好生活新期盼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会议提出,必须坚持在抓发展中惠民生、在惠民生中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市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稳就业攻坚行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进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并举,着力稳定就业总量,保住就业底线,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对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各项举措,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全面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老百姓的“安居”问题,我市将健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体制机制,改善租赁住房消费环境。另外,稳定市场供应,确保基本民生,做好困难群体兜底工作。

  今年绵阳要抓好这七方面重点任务

  1 高水平建设中国科技城

  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2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业“6+6”、现代服务业“8+1”、现代农业“6+10”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3 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要注重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合理引导消费、促进投资,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4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

  要巩固“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成果,谋划和推进一批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重点要扎实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试点,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5 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经济布局。

  6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坚持在抓发展中惠民生、在惠民生中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7 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要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切实筑牢安全发展屏障。(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郭若雪 黄小芹 实习记者 周钰)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