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如何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四川正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优化发展生态,激发民企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

在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区,园区的112户企业中,民营企业达105户。今年1至9月,园区规上工业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72.62%,其中民营企业产值占比95%,预计园区2025全年产值将突破180亿元。
记者 杨唯一:这里是四川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极柱摩擦焊生产车间,不一会儿,像这样的负极柱产品就被生产出来,它们将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盖板组装,预计在这里每天可以生产70万套盖板。

产能提升带来用工需求激增,园区管委会迅速行动,10天内协助招聘了600名员工,保障了第四季度的生产。而除了用工问题,园区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都能做到快速响应、精准施策。
四川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李峻:我们目前员工近千人需要开车上下班,但是场内停车位远远不够,园区知道后也是第一时间帮我们联系道路监管部门,在我们企业的旁边一个空地修建了车位。

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翠屏区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健:园区“十五五”(期间)将持续在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上下功夫,按照“部门优先、专班兜底”原则,精准服务企业在投融资、市场拓展、用人用工等方面困难。
今年前三季度,宜宾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超1600亿元,居全省第3位。全市11户企业入围2024年全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入围数量居全省第2。而放眼全川,今年前三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稳定增长超27000亿元,同比增长5.5%。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涉企违规收费等五个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不止在川南,这两天,达州市大竹县的竹缠绕生产基地同样热火朝天。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一根根竹子将在这里经过内衬、缠绕、固化等多道工序,变成可替代钢材的新型管道。
鑫竹海(大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吴冠军:产品主要是发往重庆、上海等地区,从9月开始已签约订单超过1000万元,争取四季度实现1200万元产值。
企业所在的川渝合作示范园区现在已经引进培育上下游企业16家,形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模式。

今年以来,园区先后出台8条惠企政策,设立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的苎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奖补和减免超千万元。特别是“智改数转”服务中心的成立,让多家纺织企业的关键工序自动化率提升至70%,生产效率提高30%。

大竹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郭雅娉: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包+企业秘书双服务”。今年,已收集解决资料审批、要素保障、融资需求等诉求126件,不仅缩短了项目投产、达产时间,也让我们民营企业感受到大竹产业发展的诚意。
各地积极以各种实际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级层面也加强统筹引领,为全省民营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平台”。今年10月,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运行,这一省级平台的出现,让民营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四川盈信数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伍应成: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发布的政策信息,还有高效资源对接,对我们省民营企业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展望未来,“十五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了,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等内容。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也将从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融资服务等方面发力,助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 郭倩博:下一步,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处长讲政策”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编制民营经营主体“三次产业分布图谱”和“重点产业链发展图谱”,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组建金融顾问团队,建立民营企业融资“白名单”,升级四川省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常态化收集企业困难诉求。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