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之家”
一站式服务温暖城市“摆渡人”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全国100个可复制推广性强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驿站项目。其中,绵阳市经开区板桥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游仙区桑林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华丰社区跃享暖心驿站榜上有名,入选数量占据全省(四川共6个)一半。

事实上,从2024年开始短短两年时间,绵阳出租车(巡游车、网约车)司机驿站(暖心之家)已有20个,不仅实现主城区“东、西、南、北”全覆盖,服务网络覆盖面和便捷性也显著提升。一个个看似普通的驿站,正以其多元化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奔忙的城市“摆渡人”。
“家”里有啥?
四大功能板块打造温馨港湾
11月17日一大早,准备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陈先生就来到经开区板桥街268号的绵阳市网约车司机之家。坐在宽敞明亮的政务服务大厅,陈先生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提交证件、查看风险提示、“一对一”面谈、递交申请……很快办好了所有手续,当日下午就可以出车。“现在不用多头跑,真是太方便了!”陈先生感慨道,以往办理证件相关业务,需往返交警、车管、运管等多个部门,既耽误时间又劳累奔波。如今,这些手续在“暖心之家”即可一站式完成。

“经开区这个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总占地3000多平方米。我们联动相关部门、企业等现有资源,形成‘1+N’的立体化服务矩阵,自2024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司机8000余人次,真正让更多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绵阳市网约车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郭登辉告诉记者,“暖心之家”主要聚焦政务服务、党群服务、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四大核心功能板块。

其中,生活服务板块从司机日常需求出发,提供中央空调、沙发座椅、免费热水机、微波炉、冰箱及按摩椅等,主打多元化贴心服务;便民服务区则提供免费无线网络、应急药品箱,可租借雨伞、为手机充电,还提供报刊读物等。由司机线上点单,社区食堂供应的12元“平价午餐”更是解决大家用餐难题;生产服务板块聚焦司机运营需求,设网约车平台企业办公区,为司机提供注册认证、接单咨询、订单纠纷申诉等“面对面”对接服务。汽修厂则可以提供免费洗车和维修折扣优惠服务;党群服务板块则以“党员暖心驿站”为核心,打造专属学习阵地。同时,针对司机群体工作压力大的特点,板块内设心理咨询室,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压力疏导、情绪调节及作息管理等专业心理服务;法律援助点聘请专业律师,为司机提供深度权益保障,助力维护合法权益。
“家”在哪里?
20个驿站实现主城区全覆盖
从“路途奔波”到“归家之感”的美好转变,经开区板桥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只是绵阳市为出租司机建设打造能省心办事、安心歇脚、舒心吃饭的温暖港湾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全市现有巡游出租车司机5000余名,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驾驶员4.8万余名。长期以来,这些城市摆渡人因工作性质特殊,常常面临如厕难、充电难、吃饭难等问题。为此,自2004年开始,绵阳市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全面发动各方力量,持续深化出租车(巡游车、网约车)司机驿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驿站总量已经达到20个,实现主城区“东、西、南、北”全覆盖。其中,经开区板桥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和游仙区桑林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凭借高标准建设与优质服务,成功纳入全省规划建设的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

“以前找个地方充电、吃饭都不容易,现在有了这个驿站,方便多了。”采访中,多名司机表示,“暖心之家”的建成改善了工作环境,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场所还同时向货车及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开放,让更多奔波在外的劳动者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从政务服务到生活关怀,从生产支持到公益参与,“暖心之家”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服务,一次次及时而暖的回应,不仅践行着“暖心”二字的深刻内涵,更是城市温度与治理精度的双重展示。“此次成功入选全国100个可复制推广性强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驿站项目,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信任与支持的体现。”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打造“有温度、有实效、有归属感”的司机服务阵地,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司机朋友在奔波路上的“暖心站”“充电桩”和“避风港”。
(记者:邓勇,张瀚巍)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