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平武
【平武】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发稿时间:2024-07-25 08:4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平武县龙安镇枕头坪村村民抢抓农时,在稻田开展除虫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阡陌田园

  稻田除虫

  平菇丰收

  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平武县龙安镇枕头坪村村民抢抓农时,在稻田开展除虫作业,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自古就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平武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提升科学种粮水平,健全完善物资储备机制,走出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胡宇/图记者 任露潇/文

  建机制党政同责扛重任

  清晨,高村乡“护田员”秦芳和往常一样,来到田间地头,查看秧苗生长情况。在她的任务清单中,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查看有无村民违法占用耕地私搭乱建现象,一旦发现便及时上报上一级田长,而这样的工作也逐渐融入她的日常生活。

  “平武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只有守住田埂,护住耕地,才真正保住老百姓的饭碗。”平武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推行“田长制”是贯彻中央、省、市部署,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的具体行动,也是从严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健全制度体系、压实各方责任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平武县以“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为抓手,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田长组织架构,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督严格的耕地保护格局,目前全县共落实三级田长350名。其中,县级田长26人,乡级田长162人,村级田长162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得到全覆盖管理,全县田长制工作规范、高效运转。

  “耕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法律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平武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武县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

  一方面,平武县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控制线”为引导,整合自然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对各类违法用地问题进行梳理、实地查看、建立台账、加快整改,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平武县自然资源局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调整为契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重新梳理已立项的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项目、万名群众进城镇项目、乡村振兴建设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规划控制指标,精准供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减轻建设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压力。

  建良田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走进平武县龙安镇长桂村的高标准农田,只见耕地集中连片、阡陌沟渠纵横,一片片“巴掌田”“斗笠田”集中连片改造成高标准“大田”,化零为整,正逐步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

  “以前这里的地高低不平,收割机都开不进来。经过田、水、路等综合治理后,旱能浇、涝能排,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村民们纷纷感慨。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近年来,平武县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工程、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通过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

  近几年来,平武县集中打造出多个现代农业片(区),打破原有田埂界线,破除土地“碎片化”瓶颈,确保建成“田成方、地增肥、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宜机化”的高标准农田。

  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化技术,平武县对农田进行实时数字化监控,及时掌握田间气象、温度、湿度、土壤墒情,对生产过程精准精细化管理。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管理难度,实现农业产业降本增效,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5万亩,其中:2019年至今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2.29万亩,涉及14个乡镇82个村,累计投入资金20630万元。2024年,投入11855万元用于龙安镇、古城镇、响岩镇、江油关镇、高村乡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基础保障。

  与此同时,平武县制定全年及各季度工作目标任务书,将粮食播面和产量任务量化到各个乡镇村社,确保任务清晰,目标明确。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技术指导,组建专家团队到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指导开展绿色防控、化肥减量、灾情应对工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套种技术;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鼓励群众种粮积极性。

  强科技提高科学种粮水平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很多有关秸秆高效利用的知识,现在我不仅不会为秸秆如何处理而发愁,更对眼下的秋收充满了期待。”日前,在平武县古城镇秸秆生物发酵与绿色循环利用推广活动现场,亲眼目睹了秸秆变废为“肥”的村民康菊说道。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继红向记者介绍,通过他们研究的技术手段,只要将大粪与粉碎后的秸秆以及生物制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就能自然发酵成为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会持续产生热量,这就会将秸秆或大粪中可能存在的虫卵杀死,发酵后的有机肥对于预防病虫害和土壤板结具有积极作用。”

  如此神奇的农业科技,在平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连日来,正值鲜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平武县坝子乡桃香塬家庭农场主吴国赵接连收到不少客户发来的好评。

  吴国赵种植的60亩桃树位于坝子乡伏龙村,端午节前夕,他每天要打包70多件礼盒发往重庆、昆明等地。包装精美的伏龙仙桃礼盒价格不便宜,约5斤的果子卖168元一盒,高出市面行情价数倍。伏龙“仙桃”究竟贵在何处?

  记者在基地看到,桃树主干粗壮、树型规范、枝繁叶茂,与普通果园不同的是,该基地还是省农科院园艺所桃科技示范园区。2018年10月,省、市农科院园艺所果树专家对伏龙村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认为伏龙村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桃树。吴国赵作为带头示范人,流转荒坡地,开始了红玉水蜜桃、黄金蜜桃、金阳黄桃、中蟠11号、中蟠13号、中油19号等6个新品种的种植。

  果树管理期间,省、市园艺所果树专家、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农技员李健华等,按照桃园管护关键技术节点和农时,按时到基地手把手教吴国赵修枝整形、施肥灌溉、防病治虫。

  吴国赵则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要求,松土1.5米栽种幼树,促使根系生长快速,全程施用有机磷肥,以生物预防病虫害方式为主、使用绿色低毒农药为辅,保证桃子的绿色高品质。

  经过多年的农业科技化,让越来越多的平武人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重要性。近年来,平武县着力打好“科技牌”,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的生产模式,依托技术培训、设施管理、气象虫情、质量溯源等技术手段,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种粮效益,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稻飘香,粮满仓。平武县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担在肩上,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奋力书写保障粮食安全的新答卷。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