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耕实践沃土 培育文明新风
——涪城多举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盛夏时节,走进涪城区青义镇西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人们正在站点内休闲娱乐,说起村里变化、聊起乡村振兴,大家喜上眉梢。儿童之家、心理工作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文明实践阵地,让村民幸福生活指数持续提升。
一路美景满目新,满城处处文明景。理论宣讲送到千家万户,遍地流动着的“志愿红”,多彩文明实践活动……翻开涪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答卷”,随处可感文明新生活的向上力量。
如今,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犹如红色坐标,与文明城市齐头并进,与乡村振兴合拍呼应,与改善民生同频共振,为涪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红色故事会培养孩子家国情怀
阵地建设有广度
“在我们的家风家规中就提到过,有长辈在场的时候,要请长辈先入座……”在吴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的传习文化大讲堂,兴涌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谢崇清正在宣讲家规家风。
像这样常规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吴家镇几乎天天都有。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来,村里先后实施制定了兴涌泉村文明乡风的顺口溜,每月专项活动不少于两次,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促进村里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
吴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犹如一面明镜,映照着涪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足迹。近年来,涪城区始终按照党中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全覆盖。
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实践所、114个实践站,形成区—镇(街)—村(社区)阵地建设“金字塔”架构。
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学校少年宫、区文化馆、科技型企业、体育馆、各类健身活动中心等资源,提供文明实践五大服务平台,在银行、医院、社保等服务窗口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微服务站点12个,形成点多面广、功能齐备的文明实践服务体系,实现文明实践“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阵地有了,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对应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涪城区分别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大队和中队,组建“9+N”文明实践队伍,培育手拉手、为乐公益、文正平文化志愿队、欧阳曼娘助残志愿队、四色家园、阳光社工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30余个,建起114支文明实践网格员志愿者队伍。
围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法律服务、卫生环保、应急救援等9大类核心工作任务,突出“一老一小”等困难群体,结合市民群众实际需求,整合辖区资源,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每月活动计划,把文明实践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文明新风始终荡漾在群众身边。
免费义诊进社区守护群众健康
理论宣讲有深度
7月4日,环西科大组团创新创业党建联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宣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为辖区党员群众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政治课、党性教育课。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务。
党的二十大后,涪城区成立了17个宣讲分团、30余名理论宣讲骨干,以及5个特色宣讲小分队,通过社区座谈会、乡村坝坝会、读书分享会、文艺汇演、线上视频分享学习等形式,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进基层,老百姓通过参与活动并亲身谈体会,进一步增强爱党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情。
载文明而驰远,笃实践而立心。为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内涵,厚植新时代幸福底色,涪城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将文明实践工作与理论武装、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共建文明实践新家园。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以文明实践站、微站点、实践基地、文明实践网格为单元,利用南山烈士陵园、邓稼先纪念广场、三线记忆馆等各类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文明进万家”“文明在身边”“文明从我做起”“做新时代新人”“当新时代建功者”“为新时代添彩”、核心价值观宣传等系列实践活动。
选树先进道德典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道德土壤,加强典型选树,培育时代新人。目前共选树“中国好人”4人,“四川好人”10人,市级道德模范18人,区级道德模范36人。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荐选树“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3人,“绵阳市新时代好少年”6人,“涪城区新时代好少年”50人。
开展文明风尚培育——开展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广泛推进文明礼仪、法治、科普、诚信等宣传活动;建立文明实践服务积分回馈机制,设立“积分超市”,引导群众献爱心换服务。目前,涪城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省级文明单位14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校园6个。
送文艺下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服务群众有温度
进入7月,中小学生陆续放假,不少家长开始为孩子“看护难”发愁。而在工区街道滨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线了为期21天的“七彩夏日童伴成长”夏令营。
志愿者义务为社区双职工家庭子女提供英语正音训练、创意手工课、作业辅导等服务,帮助小朋友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端品行,过一个快乐难忘、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得益于该活动,不少双职工家庭孩子看护问题得到缓解。不仅如此,涪城区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基层,以打造多元文明实践项目为抓手,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从不同维度去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不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先后培育了“红色精神宣讲”“老兵讲故事”“文明小喇叭”“传文化瑰宝育时代新苗”“女性文创助残”等20个具有涪城特色的示范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催生了一大批可操作、可推广、可复制的文明实践服务项目。
平安建设小单元认领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入围全国“2021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城厢街道临东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加油夏令营”等获评“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迎宾社区、建国门社区和铁牛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宋汶祥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
做实文明实践项目的同时,涪城区还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提高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满意度。
“七一”前夕,涪城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庆七一颂党恩”系列活动;“涪江新风”——吴家吾家·乡村成长营项目团队开展新媒体直播技能培训,用新媒体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插上“云”翅膀;常态化组织开展文化服务、卫生健康、法律咨询、援助及关爱老人儿童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
在涪城,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把文明的馨香送到千家万户,把城市装点得分外美好。接下来,涪城区将继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文明创建工作的主阵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为涪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力量。(记者 尹秦 涪城区文明办供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