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人大 > 正文
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发挥监督小组作用 让“内行人”办“专业事”
发稿时间: 2024-06-19 10:18    来源: 绵阳日报

 

  “盼了这么久,‘老破小’终于动工了。”日前,涪城区城郊街道沿江二组的居民们翘首以盼的“老破小”房子开始改造了。然而,面对“城中村”改造项目,居民们也有诸多担忧:房屋质量如何保障?搬迁安置何时完成?配套设施能否跟上?这些问题,成了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最终将“城中村”改造项目作为人大代表监督的重点,并组建了骨干代表监督小组,由4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区人大代表和1名城郊街道民情政务代表组成,以“小切口”切入,聚焦民生“大难题”,为项目“保驾护航”,为居民排忧解难。

  “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骨干代表监督小组成立后,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第一时间向项目业主单位发去了成立项目监督小组的函,向其告知小组监督内容、期限和方式。“群众什么时候住进新房,我们什么时候结束监督,小组已经在着手对项目开展监督工作了。”骨干代表监督小组组长史晓丽表示,监督小组采取“随时联系、定期视察、年末测评”的监督方式,并根据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

  此外,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以“城中村”改造骨干代表监督小组为切入点,进一步拓展人大代表履职思路,相继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一体化”小组、辖区警务高质量协作小组以及法治骨干小组,实现内行人监督专业事,让代表履职更加精准有效。

  “城郊街道村居之间比较分散,社区里的群众很多都是沾亲带故,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群众法治意识不强,这些情况都弱化了基层治理的效能。”该负责人说,城郊辖区涉及多个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和派出所,辖区也有很多从事跟法律打交道的人大代表,如何让这些力量拧成一股绳,是街道党工委长期探索的重点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涪城区人大城郊街道工委根据代表的行业特点和代表意愿,成立“骨干代表监督小组”,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代表履职机制,搭建起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沟通的‘连心桥’,为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小切口’开出‘幸福花’。”该负责人表示。(冯丽玲 阳凡 记者 郑金容)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