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妙手回春守护“心门”,花季少女重获“心”生
发稿时间:2024-05-08 12:36   来源: 绵阳新闻网


  4月24日下午,在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0四医院)心血管外科门诊,25岁的花季少女小怡正与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熊伟轻松地畅谈。距离手术已过去了三周多,复查结果一切正常,小怡的病情逐渐恢复,脸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谈起初次见到小怡,熊伟医生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也微微皱眉。“3月23日晚上,病人因为长时间的心悸、心累、气紧,来到我院急诊科求医。当晚检查结果就怀疑是风湿性心脏病引起心衰,第二天病人交由我治疗。”熊伟回忆,患者仅有25岁,但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已有多年了,拖延也加重了病情。

  很快,诊断有了结果,小怡的病症为风湿性二尖瓣轻度狭窄伴重度反流、二尖瓣瓣尖增厚、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心脏扩大、肺动脉高压形成、心房扑动等。患者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建议手术治疗。

  作为四川省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0四医院)立刻整合资源,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超声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组、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考虑到患者为年轻女性,尚未结婚生子,熊伟团队建议采取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手术,其优势在于对心脏功能有很好保护,术后患者在远期生存率、生活质量上可以更高,可以避免抗凝等相关后续治疗带来的并发症,有效避免相关风险。

  经讨论,熊伟决定为小怡做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手术,同时做三尖瓣修复手术,解决房颤,遂制定手术方案、应急预案和恢复方案。

  “我们治疗会更多考虑恢复效果,而女孩的焦虑则更多,比如伤口大不大、疼痛感强不强、手术效果好不好……”熊伟说。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和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女孩消除了焦虑,终于下定决心做修复手术。

  3月30日,手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鏖战,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手术,守护住了小怡的“心门”。之后,小怡恢复情况良好,不久便出院。

  据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病,以6-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最为常见。患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通常比较复杂,需要个体化制定治疗策略,治疗还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接受度。

  熊伟说:“目前,在国内,风湿性二尖瓣修复率不高,大多数病患采用置换瓣膜。小怡的手术是一次成功案例,同时也是省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熊伟提醒,风湿性心脏病越早发现治愈成功率越高,一旦明确需要手术治疗,就要尽快开展。平时,如果有感到心累、气紧、心慌,夜间不能平卧,双腿有水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涪江观察记者 王傥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