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创新基层河湖管护模式——
三台:护一江清水换河畅景美
春到郪江美如画
3月1日,记者从三台县水利局获悉,三台县郪江流域基层河湖管护模式被水利部收录为2023年全国典型案例。
一个县的河湖管护模式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榜样?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三台县郪江镇。
四种模式 破解河道常态和长效管护难题
初春时节,沿着郪江行进,风光旖旎,“河畅水清、人水和谐”的场景随处可见。
在郪江边,郪江镇河道清漂保洁队负责人许禄金踏上小船,沿着河道缓缓前行。看到有漂浮物和悬挂在河道旁树枝上的有色垃圾,他就顺手打捞起来,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他认真工作的身影。
郪江在三台境内流长34.6公里,流域内部分乡镇与中江县、大英县构成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共管责任河段长达30余公里。以前各地因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道清理管护工作,导致存在常态清理不经常、统筹抓手不力、水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对此,三台县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出郪江三台流域基层河湖管护模式,通过开展“1+N”承包清理、“生态扶贫”清理、“提质行动”清理、“协会”参与清理四种模式,破解了河道常态和长效管护难题。
针对责任河段存在的水深面宽和清理风险难度,率先推行“1+N”清理监督模式,即由政府购买服务,将境内河道常态保洁工作承包给1个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合作社,监督指导专业合作社选拔退役军人、懂涉水救护常识等人员组成专业清漂保洁队,配置清漂船只、救生衣等专业清理装备,开展水上作业培训后,分组定河定段履行清理职责。
按照合同要求,清洁队伍定期对河道及沿岸进行清理和打捞,确保河道及沿岸清洁。许禄金告诉记者,每星期,清漂保洁队都要组织七八个人对河面水葫芦、白色垃圾和秸秆进行清理。如遇洪水等突发事件,还会增派人手。
实行“1+N”清理方式以来,三台郪江专业清漂队凭借专业清理优势和分段专人监督,确保河道清漂工作高质高效安全,减轻了镇村干部护河压力,降低了水上清理风险,解决了无人清理脏乱差、常态组织清理成本高等难题。
根据区域与流域相结合,郪江镇对河道区域位置划分为若干网格,并实施网格化管理,成立镇、村二级河长为主的“河长制”工作体系,N个村级河长,对所管辖的河段开展常态化巡逻,定期开展河道保洁活动和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影响河道环境卫生的河面漂浮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污及有害水生物等突出问题,郪江镇组建志愿护河队35支,有效解决河道集中突击清理中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持续深化爱河护水宣传引导,通过推广“生态惠民超市”,大力开展“护河积分兑奖”等活动,不断激发河道沿线群众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热情,凝聚群众护河智慧力量。吸纳爱河人士和钓鱼爱好者组建麻柳河环境保护协会、郪江流域环境保护协会,规范引导管护协会人员带头参与护河行动,监督举报河边乱倒垃圾、非法捕捞等违规违法行为,壮大了河道清护监督力量。
截至目前,郪江流域管护协会已组织拾捡岸线垃圾和护河宣传120余次,累计参与1100余人次,沿岸全民护河氛围越来越浓厚。
两项机制 破解跨界河道清理和监督难题
隔河相望,是中江县万福镇。“为了保障郪江河流域的河道环境,我们与中江实施‘轮包联清’机制,2024年轮到我们开展清理工作,我们坚持每周村级巡河两次,专业清理团队定期保洁一次。”许禄金说。
“通过建立上下游监督补偿机制、左右岸联动机制,形成跨乡镇联防联治机制。”郪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罗剑威介绍,两项机制的实施,为下游监督上游提供了制度抓手,辖区跨界河段非汛期水面垃圾清理量平均减少70%以上。
针对跨界流域镇村之间平级监督协调落实难题,三台率先在郪江流域联合推行县、镇河长办及镇村河长负责协调监督实施的基层跨界河道漂浮物清理监督补偿机制,并通过增设阻拉设施防止非汛期垃圾漂浮物下排等措施对下游负责,为下游监督上游提供了制度抓手。
该机制实行以来,三台郪江干、支流乡镇之间累计组织跨界漂浮物监督清理和现场认领12次,上游地区累计补偿下游地区清理费15000余元,有效预防减少跨界河流漂浮物故意下排等问题。
针对左右岸分属不同县镇管辖、日常管护清漂中不便划界导致责任不明、互相等靠等问题,协调指导辖区郪江镇、观桥镇分别与中江县万福镇、联合镇合力探索践行“轮流承包”清理机制,明确双方清理监督责任,实行每年轮换承包清理,当年未担负清理任务的一方常态监督担负清理工作一方工作落实情况,每年年底双方对共管责任河段清理工作核查移交,并建立清理移交文书,确保双方责任明确。
该县建中镇与中江县普兴镇针对左右岸毗邻管护难点,签订《共管责任河段联合清理管护监督协议》,建立“定期联清”机制,双方落实每周五联合清理制度,持续在联巡、联商、联清中强化责任共担和相互协作意识。“轮包联清”机制实行以来,有效破解左右岸共管河道清理中责任界定不明、互相推诿等难题。
此外,三台县在实施“4+2”模式过程中,不仅持续提升了郪江人居环境,还一江清水于民,还紧扣乡村振兴,让郪江流域的老百姓分享到了生态红利。
三台县河湖保护中心综合股股长骆小平说:“我们每季度对重要河湖开展一次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也为沿线群众提供河湖管护公益性岗位1023个,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
该县还坚持河湖清理与水环境治理并重。在建中镇与中江县流域交汇处,打造200多米的人工湿地,利用种植净水植物和设置太阳能增氧机,确保一江清水送去下游。
(罗勇 刘玉明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