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运已经开启,千千万万人踏上了回家的路。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这条“路”的平安而默默守护。车站安检员,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安检员,相信不少人会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拿着仪器挥舞几下,或者盯着电脑监视器,既轻松又简单。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2月1日,记者来到绵阳火车站,记录安检员的“苦”与“乐”。
繁忙的候车厅
高峰时段排队进站,安检员一天弯腰2千次
上午10时许,绵阳火车站检票厅外,推着行李、背着大包的旅客排到了站门口外。记者随着客流进入车站,发现所有安检通道开启。
“请脱一下帽子”“请转身”“水打开检查一下”……34岁的安检员冯丹手持金属探测仪,仔细地为旅客安检。从肩膀到手指,从头到脚,从正面到背面,完成一位旅客的安检,她需要挥手10次,蹲下站起2次。检查完一名旅客后,下一位旅客已经站在了她面前。
“作为车站的第一道安全关口,安检通道是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的地方,责任也最重。”冯丹告诉记者,做好人工二次检查,他们要使用手持安检仪对每名旅客从头到脚检查一遍,防止帽子、外套、裤子中夹带危险品。
正常情况下,旅客接受安检不会超过30秒。但在春运高峰期,每名安检员每天要检查超过1000人,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弯腰蹲下2000次、挥动检测仪1万次。
“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手臂和膝盖受得了吗?”趁着短暂的空隙,记者问冯丹。
“一天下来,手臂酸得抬都抬不起,有时候蹲下就起不来,但还是要坚持,希望所有旅客都能平安到家。”冯丹说,这段时间,她收到了许多热心旅客的问候,一句句“新年快乐”让她暖心不已。
成堆的行李包
盯着屏幕精神集中,7000件行李练成“火眼金睛”
和冯丹比起来,同样在安检岗位上的魏小凤显得“安静”许多。因为她的工作,是要根据安检仪器显示出的物品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旅客的行李中是否有可疑物。
“每天大约要通过安检仪查看7000件行李,长时间盯着显示屏会造成眼睛疲劳,一天下来,眼花缭乱。但为了旅客和车辆的安全,眼睛再难受,都要盯紧。”魏小凤说。
每件行包经过传送带的时间最多5秒,记者盯着屏幕看了几分钟便眼睛酸胀。可魏小凤接连工作数小时后,连行李箱角落里有一把水果刀都能分辨的出来。
“这个包,里面有一把水果刀。”在魏小凤的提示下,工作人员让一名男子自己打开背包检查,片刻之后,一个小型的水果刀就被掏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绵阳火车站安检班组分为日勤班和倒班。日勤班就是白班,最长需要从每天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9时,而倒班则是需要24小时在岗。为了应对春运客流,火车站新增了12名安检员,每天在岗人数达到了31人。
安检员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寻找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虽然春节期间需要加班加点,但能够看着旅客平安出行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安检班班长熊佳彬说。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