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环境变优美 生活更舒心
发稿时间:2024-12-10 10:0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 在乡村,一条条水泥村道平坦如砥,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在县城,涪江、凯江碧水环绕,一座座口袋公园风光如画……初冬时节,行进在三台的乡村城区,随处可见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画面。

垃圾焚烧发电厂


  在乡村,一条条水泥村道平坦如砥,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在县城,涪江、凯江碧水环绕,一座座口袋公园风光如画……初冬时节,行进在三台的乡村城区,随处可见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画面。

  自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三台县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举全县之力,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树典型抓示范,充分调动群众自主性,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摸索总结出一套能推广、可复制的“三台模式”。

  

生态环境美,麻鸭嬉戏忙(杨丽 摄)

  A 高位推动

  凝心聚力“向美而行”

  奋斗赢得未来,实干成就梦想。近年来,三台县强化高位推动,突出顶层设计,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做好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三台县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方案》《三台县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考核评比方案》《三台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导则》等系列文件,细化51条重点工作任务,指导各镇乡有序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

  强化基础保障机制。围绕“五清”“四定”“四化”目标任务,优先安排资金、人员、设施设备等资源。行动开展以来,各部门、乡镇已累计投入约1。2亿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提质。配发33辆新能源洒水车,实现乡镇洒水车全覆盖,并购置保洁车798辆。配齐镇村保洁队伍556支,约4500余人。

  强化激励引导。出台《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专项资金激励方案》《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激励办法》,县财政每年预算800万元对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与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显着的乡镇给予奖励支持,确保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有钱办事、有人理事”。

  严格考核机制。构建“随机抽查+月度考核+季度评比”考核机制,通过随机抽查、月评比、季考核等方式,并借助媒体平台资源,明察暗访“找问题”,对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工作滞后、成效较差的乡镇,通过媒体定期曝光,让问题“无处藏身”。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发布正反面典型曝光片58期,发出督查通报114期,发现问题3400余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学生在垃圾分类科普馆参观
 

  B 村民参与

  干群共赴“美丽之约”

  天色微明,塔山镇清溪村村民刘述福开始日常工作。“每天早上起来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然后再把花花草草修剪一下,既锻炼了身体,环境也让人舒服。”刘述福说。

  村里道路干净整洁,难见一丝脏污。为了让村子从“一时美”到“一直美”,该村制定明确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让卫生意识深入人心。同时,村里还设立公益性岗位,将道路清洁任务分配给村民,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采用积分制的形式鼓励大家保持清洁卫生。

  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三台县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在抓实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村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

  抓好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手机报、“村村响”广播、永久性宣传标语、宣传橱窗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同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构建“广泛监督+问题收集+镇村核查+限时整改”的工作格局,推动整改问题高效解决。

  抓实公德教育。在农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的公德教育。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开好村组院落会议、群众代表会议、党员组长会议,讨论制定村规民约,让群众都参与进来,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抓细检查评比。村(社区)实行半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对每家每户环境卫生情况打分,做得好在全村广播通报表扬,并适当奖励香皂、牙膏等日常用品,做得差的在全村通报批评;大力推广积分超市,广泛开展人居环境评比活动,组织“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评比,评选美丽庭院3183户,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小区垃圾分类驿站
 

  C 重点突破

  城乡迎来“蝶变之美”

  近年来,三台县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聚焦“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城市生态修复、棚户区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工作,攻坚克难,踏歌而行。

  “五清”增色展新颜。配齐镇村保洁队伍和转运车辆等设备设施,2024年累计清扫村社道路6.2万公里、清理河道沟渠4188处、清理广告牌3829处、维护梳理“三线”130万余米,乡村路面墙面更清爽、河道沟渠更清澈、人居环境更清洁。

  “四定”治乱维秩序。2024年,洒水车辆作业里程达5.5万余公里,开展“违停”和场镇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查处各类交通安全违法13万余起,新增停车泊位229个,清理“马路”市场,整治违规占道经营行为1.6万余起,规范设置临时摊区、早夜市56个,全县场镇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化”提靓创文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9个,涉及10831户;全力推进绿化梓州行动,推动城市绿色空间“微改造”,建设“美丽街角”2处,“口袋公园”11个,建设改造公园绿地、山体公园1个。2024年以来,清理城市“牛皮癣”4411处;整治年久失修、有碍市容市貌的建筑17处,更换损毁照明设施1820盏,全县草木更绿、街道更净、城市更美、停车有序。

天蓝水清(三台凯江廊桥)(侯晓斌 摄)
 

  截至目前,全县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5万户以上,7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收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

  在96%以上,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6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1%,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赖钵 刘玉明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