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经开区
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
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开展视频办服务
“我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一次性完成了企业迁移和住所变更、企业税务迁移等事项,并现场领取相关证明文件,为经开区营商环境质量和政务服务水平点赞。”11月18日上午,绵阳禾四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代理人胡女士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与注销专区“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成功办理全省首例跨部门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她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由衷称赞经开区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今年以来,经开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精心打造“经开事、精心办、高效办”政务服务品牌,助推企业办事不出园,持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王涛 记者 夏宁 文/图
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打个视频就把事情办好了,政府为群众办事真的用心了……”近日,远在外省的绵阳居民高先生通过视频对话方式,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引下,很快办好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事项,便捷高效的服务让他赞叹不已。
今年以来,经开区消除地理界线束缚,创新打造“视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模式,将“网上办”延伸为“视频办”服务,以科技创新手段为“高效办成一件事”赋能增效。
自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以来,经开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流程再造、系统优化、业务协同、完善规则”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梳理细化各“一件事”事项办事指南并汇编成册。同时,建立联动机制,持续强化“一件事”牵头部门、配合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业务协动,推动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的同时,强化政务服务“五减一优”,实施联合审查、勘查等,实现承诺办理时限缩短90.68%,材料减免47.29%。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以前办理破产企业相关信息查询要跑好几个部门,这次居然在一个窗口交一张申请表、一套资料,一次就办好了。”近日,四川规则律师事务所张先生受破产公司管理人委托来到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办理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业务,对经开区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赞不绝口。
据了解,以往破产企业涉及不动产、企业登记、税务、社保、车辆等信息查询,破产管理人需逐一到各相关部门递交查询申请,跑动次数多、时间长,为减少企业办事成本,经开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全区秉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原则,着重在智慧信息化学习借鉴方面用功,先后引入智能导视查询、智能导引机器人、双屏交互终端智慧可视化平台等7套智慧化系统,依托智能技术方便各个办事群体线上线下查询、预约、办件,不断提升办事效能,优化群众企业办事体验。目前,月均服务群众超1万人次。
近年来,该区大力推动“全程网办”,对625项应申请事项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实现498个事项全程网办,网办率提升至79.68%。持续优化完善“视频办”“一网公开办”应用,梳理发布公积金、不动产、社保医保、市场监管、应急、生态等多领域高频事项165项,进一步扩大“视频办”“一网公开办”服务覆盖面。目前已累计办件1153件。
大力拓展驻点服务
近日,区住建局服务窗口为绵阳经开区智慧化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提供延时服务,将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备案、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等四个事项两两并联审批,仅两个工作日完成所有资料收集归档、系统跑件等工作,助力该项目快速取得施工许可证。
今年以来,该局已为26个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并联审批率达90%以上,提供延时服务6次。同时,坚持提前介入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为企业及时发放相关事项办事清单,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资料准备情况,实时提供问题答疑,主动帮助企业沟通解决问题,以“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取得施工许可证。
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探索驻点服务机制,聚焦企业群众需求,陆续引入“不动产登记、公积金、银行、公证、水电气、视讯”等11类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市级业务和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目前,区政务服务大厅可办政务服务事项1400余项,有力助推“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做好优质“管家”服务
强化技术创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多项“帮办代办”服务,成为该区政务服务一大特色。该区依托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上架应用“视频办”模块,已创新实施177个事项在线“视频办”。区税务局组建青年干部创新团队,通过学习运用SQL大数据分析、Python编程语言等新技术,先后建立外埠报验智能监管模型、税务注销系统等多个数据模型,有力加强税收征管服务。其中,税务注销系统将原本耗时5至10天的注销检查流程缩短至不到1分钟,有效压减纳税人在注销过程中的等待时间,极大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
该区通过建立“三级代理”全程代办制度,依托社区(村)便民服务站、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区政务服务大厅三级平台,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工作人员组建帮办代办团队,为企业群众提供“帮办代办”和“全程陪办”的“管家式”服务。同时,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针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依托社区(村)便民服务站代办员,积极开展“上门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企业提供“帮办代办”和“全程陪办”2000余次。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