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三台
【三台】瞄准成渝菜篮子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发稿时间:2024-10-29 09:25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眼下,正值秋耕秋种的关键时期,三台县潼川镇柳林村村民抢抓时节赶种萝卜,为冬季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三台县以深度参与渝遂绵蔬菜产业带建设为引领,突出快生叶菜和加工原料蔬菜重点,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提质量,带动农户种植多样化果蔬产品,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新画卷。


  眼下,正值秋耕秋种的关键时期,三台县潼川镇柳林村村民抢抓时节赶种萝卜,为冬季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三台县以深度参与渝遂绵蔬菜产业带建设为引领,突出快生叶菜和加工原料蔬菜重点,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提质量,带动农户种植多样化果蔬产品,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新画卷。

  

农户在蔬菜大棚里采收小白菜

  A 建基地育主体 蔬菜产业规模优势凸显

  近日,在三台县潼川镇柳林村米海龙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播种、覆膜,一派繁忙景象。从高处俯瞰,纹路整齐的田地,宛如一幅美丽画卷。

  米海龙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合作社主要还是种植韩国萝卜,由于种植基地靠近江边,土壤含沙且湿润,种出来的萝卜果形好看,水分充足,口感爽脆,格外受消费者欢迎。“每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机遇下,具有地理优势的塔山镇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眼下,在塔山镇华光村,泊洋沱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种植白菜、抱儿菜。合作社负责人王恒锦介绍,今秋合作社种植了白菜、儿菜、萝卜等蔬菜,主要销往成都和重庆等地。

  据了解,该镇立足地理优势,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积极探索建设适合塔山特色的蔬菜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0余亩,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化的种植系统,让蔬菜生产更加高质高效,实现蔬菜高品质、高颜值。

  结合渝遂绵蔬菜产业带建设规划,三台县于2022年启动了蔬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县在叶菜、芥菜和香料作物等优势产业的总体布局,确立了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优质绿色叶菜基地县的发展目标和以发展快生叶菜和加工芥菜为主导的建设思路,并选择立新、石安两个基地开展示范建设,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探索适宜路径。

  截至目前,该县初步形成以立新为核心,辐射永明、芦溪、刘营等镇乡形成绵三路产业带,建成立新快菜、巫家沟大蒜、科美一口茄、刘营辣椒等多个品牌基地近2.5万亩;以石安、塔山为核心,带动小永路沿线形成产业发展带,建成梓州榨菜、石安清泉叶菜、塔山粮农酱腌菜等基地近万亩。两带基地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配套高架、大棚、灌溉、运输等作业设施日益完善,通过大力推广“稻后菜”“药粮菜”“猪沼菜”“林下菜”等复合发展模式,初步构建出多产融合、粮菜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同时加快主体培育,累计培育从事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的主体150余家,集中流转土地约1.5万亩,以立新科美、同泰种养、丰凯蔬菜等为代表的前50家蔬菜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达到1.2万亩,按平均2.5复种指数计算,经营规模占到全县蔬菜总规模近13%,产业资源向优势主体集中趋势逐渐显现。

农户正在种植萝卜

  B 强品牌延链条 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10月25日,在石安镇清泉村蔬菜基地,正在查看白菜长势的欧文兴告诉记者,受今年的气候影响,蔬菜价格一路走高,大白菜有望突破1000元/吨。“蔬菜品相优、质量好,很受客商欢迎。”欧文兴介绍,因为品牌效应出去了,村里种植的白菜、西兰花、大蒜、韭菜、苦瓜等时令蔬菜,远销成都、重庆、西藏、新疆等地。

  清泉村一直有种植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传统,经过近20年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该村特色产业。为了让村里的蔬菜走出去,该村蔬菜种植合作社专门成立销售团队,除了四处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外,还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农具”进行销售。如今该村蔬菜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各类蔬菜5000多吨,仅白菜就有2000吨左右,年人均收入在1.2万元以上。

  近年来,三台县着力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持续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实现近5万亩蔬菜基地建立生产台账,基本实现规模蔬菜基地全覆盖,重点蔬菜配备装备并有序开展速测工作,蔬菜农残综合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该县通过持续加大“宏梓味”“梓滋味”“曹氏”“绿香源”“御新景”等本土产业品牌培育,引导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农博会”“绵品出川”等平台,积极推广和展示产品形象,积极开拓成渝北上广深市场,并成功试水港澳高端市场。

蔬芯菜园子

  在该镇高棚村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当地菜农穿梭在田间,忙着收割小白菜。经过分拣、装箱、过秤、打包、装车,这些蔬菜很快将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超市、农贸市场和餐桌上。

  高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兴江介绍,2022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完善高棚村田间生产设施,打造有机蔬菜示范片、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叶菜交易市场及冷藏设施扩建等工程,全村蔬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全村蔬菜年产值突破6500万元,并打开国际市场,成功搭上中欧班列,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

  除了着力品牌建设,三台还依托芦溪工业集中区,发展壮大本地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宏梓味中央厨房、梓滋味酱腌菜、曹氏泡菜、绿香园调味品等企业加工处理能力和品牌影响持续壮大,蔬菜产品就地处理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年。通过加工龙头带动,年发展订单原料基地2万余亩,全县蔬菜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健全。(刘玉明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